[转帖]什刹海情结之二 逛什刹海去
(诸位对不起!我是个新手,发帖子时忘了看板块,把帖子发到了《寻找开街坊》板块里了,不知道如何再转过来,只好使用“转帖”了。不知这算不算违规?希望诸位见谅!) <p><b></b> </p>
<p><b></b> </p>
<p>说起荷花市场,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夏季每天逛荷花市场的情景。</p>
<p>荷花市场之名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一本京味小说里给起的名。我小时候没有听说过“荷花市场”这个名字,当时就说是“逛什刹海去!”指的就是现在的荷花市场。说是市场,其实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堤。土堤的北端原是什刹海的一个码头,码头的北面是著名的会贤堂饭庄。饭店前是一片三角形的小广场,即现在帅府饭店的东侧。这里夏天是打把势卖艺、跑江湖卖野药、摆地摊儿卖杂货的集聚地。地方虽小,却也十分热闹。</p>
<p>土堤的南端是北海公园北门东面的西压桥的西桥头。此处有一条从什刹海向北海输水的南北向的渠道(有人说这是北京最短的河,可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而原来从地安门向西的皇城北墙(已拆除)正好通过这里,于是在此处修了一座桥。因皇城压在桥上,故名西压桥,现在的平安大街也还是从此桥上通过。与此桥相对的还有一座桥,因在地安门以东,而且皇城没有从桥上通过,故命名为东不压桥,桥下是从什刹海经后门桥流向通惠河的河道。</p>
<p>在土堤的南端到白米斜街的西口之间也有一片不大的空地,与土堤北端的小广场一样,这里也是打把势卖艺、跑江湖卖野药、摆地摊儿卖杂货的所在地。</p>
<p>于是荷花市场就形成了一个哑铃型的布局:沿南北向的土堤两侧是固定客商的地盘,南北两个小广场则是零散买卖人的天下。</p>
<p>那时的荷花市场,没有什么砖木结构的永久建筑,都是一些用杉木(北京人叫“杉槁”)作框架,芦席做墙面和顶棚的临时建筑,其实就是芦席大棚。里面摆放一些桌椅和其他用具,一家“门脸”就算齐活。说是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到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为荷花市场的营业时间,其实每年一过清明节,就陆续有人开始搭建席棚和摆设地摊儿了。直到秋末冬初,才陆续拆除,大约有半年之久。</p>
<p>一般的芦席棚都是搭在实土地面上的,而荷花市场的芦席棚的地面却是用木板铺就的。原来荷花市场的地面,就是大荷地和小荷地之间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土堤,宽度只有五六米。要想在土堤上搭建大量的芦席棚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因地制宜,将芦席棚的大部分建在土堤东西两侧的水面上,就像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高脚屋。进出的一侧与土堤相连,水面上的部分则用木板铺成地面,实际上铺面是大部分建在水面上。这样就形成了沿土堤两侧的铺面一个接一个,把土堤包个严严实实,只留土堤中间大约两三米宽的人行道。建在土堤东面的铺面大棚,南北两侧是用芦席隔开,东西两侧则用玻璃窗装修,有的则干脆连窗户都不装,直接敞开面向大荷地的湖面。隔窗就能看见大荷地里的微波荡漾的水面和碧绿的荷叶、粉白色的荷花和穿行在荷花之间采莲的小船。盛夏来此品茶饮酒,临窗而坐,木地板下就是流水,一边品茶饮酒一边观赏荷塘美景,真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p>
<p>荷花市场的买卖也是分类而设的,虽无什么规划设计,却也很合理。土堤的东侧铺面是临水而建,赏花观景十分优越。因此东侧的铺面大多是装设讲究的茶馆、酒馆,专用来招待那些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其功能类似现在的“咖啡屋”、“茶吧”、“酒吧”。而土堤的西侧是面临小荷地,见不到水面和荷花,因此大多是一些卖各种小吃、古玩字画的买卖。各种小吃,如豌豆黄、莲子粥、荷叶粥、杏仁豆腐、油酥火烧、酸梅糕、褡裢火烧、苏造肉等都能在这里吃到。接近土堤两端的地方,还有一些只有临时围起来的布篷,或是只有一个遮阳伞的散户摊贩。在这里可以买到诸如豆汁、灌肠、凉粉、扒糕、驴打滚、艾窝窝、刨冰、雪花酪、炸丸子、茶汤、油茶等平民小吃。坐在东侧茶馆里,想吃什刹海的小吃也不难,只要和跑堂的说一声,跑堂的就会为您到对面的铺子里买来,而结账时直接向茶馆十分方便。要吃什刹海产的莲蓬、鸡头米、菱角等水产,不时会有湖里的小船和陆上的小贩来回流动兜售。</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