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堂行者 发表于 2008-4-22 13: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瞌睡虫</i>在2008-4-21 23:37:14的发言:</b><br/><p>行者你是外科大夫啊?……</p></div><p>内科</p>西堂行者 发表于 2008-4-22 13:5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油油</i>在2008-4-22 0:20:21的发言:</b><br/><p>蒙古大夫啊你</p><p>是七月吗</p></div><p></p>12月,最冷的时候,进的老年病病房,病人不是脑血栓就是肺心病、心衰,一有个降温就得上好几个抢救。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4 05:36:00
<font face="隶书" size="5">艾老师:俺跟您的想法恰恰相反,俺现在已经是一个健康的人了,已经六年未去做过体检了,感觉身体各部位非常好,但是,当俺每次乘车或走路经过自己曾经住过的医院,总是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想念之情,总要自觉不自觉地向自己住过的病房方向看几眼,那里有自己曾经度过的岁月,有救过自己生命的大夫、护士和护工,有与自己休戚与共的病友,俺怀旧、俺想那些还在那里工作的人们,俺想有一天回去看他们,但不是因为得病而去。</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2 06:13:00
<font face="隶书" size="6">俺的第四个问题是:您知道大夫挂在脖子上的听诊器有什么特异功能吗?您听过吗?</font>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8-5-12 09:58:00
很久了,看着这个帖子不敢进来,原因很简单,这几年对医院有着很深的恐惧,因为过去的两年,我的两位最亲的人,先后在医院去世,看见医院的牌子,我都快速的从旁边溜走...........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0 01:51:00
<font face="隶书" size="5">找找陪人住院的感觉,是心烦、还是快乐?是无奈,还是幸运?是着急,还是冷静?是手忙脚乱,还是安然若定?总是会有与在家没有的感觉的?是好,还是坏?写出来看看,一定感受多多,有对医生医术的、有对护士护理水平的、也有对医院医风的、还有可能对现行医疗体制的,种种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都会萦绕在您的每时每刻的思绪中,有往好里想的,也有往坏里琢磨的;有人在安慰病人的,也有人是在宽慰自己的,总之,在医院里,您不可能没有任何想法、看法,只要您认真一琢磨,就会发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人间的真情厚意在哪里?恶人在将死之时,说出的善言也会感动上帝的。反正,要俺写的住院期间的是是非非太多了,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说完的。</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1 07:52:00
<font face="隶书" color="#e61a1a" size="6">俺提个司空见惯的问题:<font color="#0909f7">每个大夫,尤其的病房里的临床大夫,每个人的白大褂兜里总别着各种颜色的笔,其中有一支应当与众不同,您知道是干什么用的?</font></font>嘟啊嘟嘟 发表于 2008-5-9 18:09:00
<p>今天终于陪人住院了!!!!!!!!!!!!!</p><p>终于。。。。。。。。。。。。。。。。。</p>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8 06:33:00
<font face="隶书" size="5">大家知道:为什么医院的护士喜欢人家称呼她们为“老师”吗?</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6 06:10:00
<p><font face="隶书" color="#3d11ee" size="5">住医院住的次数多了,俺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其中最常见的不是“托”,而是“好心人”,记得俺第一次住进一个大病房,六个人一间,谁也不认识,刚落听,就见一个穿病号服的爷们走过来就问:刚进来的?就好像在监狱中的感觉,你要说是,来人就像兄长一样,给你说了病房规矩、吃饭的时间、买饭票的方式,就连厕所的位置都要跟你说明白,看你在那发呆,就说你别在意,一会还有护士、大夫给你讲,俺还得谢谢人家的关照;几天后,有位老爷子坐在床边在看着《水浒传》,看着看着就笑了出来,俺问您为何发笑,他老人家指着武松发配那段在狱中与牢子的对话,说你看像不像你遇到的那位啊?俺一琢磨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自古就有如此相似的境遇,不过俺还是认为,人家对俺这初来咋到的病人,如此关照还是很感谢的;老爷子指着下边,武松在公堂上面临杀威棒时,有人说情给免了那一段时,问俺,好像你进来,有些例行公事没做,是不是有认识人啊?俺真是发木了,俺一个公费医疗的重病号,还要上下打点买通什么关子才能安心治疗吗?实在不可思议!俺知道,老爷子读“水浒”读多了,联想人生苦短也就喜欢对号入座了,他老人家啊指的是那位有求于武松的施恩,就好像给俺在一些治疗方案上开绿灯的大夫们也像施恩那样有求于俺,人家是“救死扶伤”,责任所在!俺开始还真不信,时间长了,还真有大夫和护士在聊天中,想找俺帮忙给孩子找个老师什么的,人家帮俺解除病痛,俺帮人家一个小忙,没问题!人之常情!可是老爷子不干了,指着书中的情节,对俺说你不信,他们干吗有求于你啊?他们怎么不求于俺啊?俺知道老爷子在吃醋,但在与老爷子的深交中,俺才知道真人不露相,真正有关系有路子的是这位老病号! </font></p>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5 07:55:00
<font face="隶书" size="5">俺把住院看作是一个休息,平时工作太忙,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加班、倒班、值班,有时赶上周期性环境实验,三个月连轴转,真把人搞得分不清早晚和星期了,只要没病,大家不分男女,全要无菌着装,在无菌间中一呆就是一个整天,只有在工作结束后,才能有机会休假或去疗养,因此,俺很珍惜每次住院的机会,每次住院,不仅治疗自己的胃病,还要兼做一些体检、做一些康复治疗、针灸按摩是少不了的,顺带把牙也洗洗,真是事半功倍,各科俺都有认识的大夫,穿着病号服到各科看病,比外面挂号看病的容易,而且总是排在前面,理由是还要回去吊针呐;在住院期间做体检准确度要高,而且项目全,过去没有医保,全是公费医疗,也不用现金交押金;俺对全项目化验的指标了解的比较多,后来一看化验结果,就知道自己好了没有,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久病成名医。</font>北京文化人儿 发表于 2008-5-4 22:52:00
<p>我住过一次医院,大概是因为扁桃腺发炎吧。因为前天去医院挂了大半天的吊瓶,才想起了当年小学时的住院经历。那手上插着针不能自由活动的无聊和凉凉的药液进入体内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医院里的那“短暂的”一个星期。</p><p>那个星期真是让我终生难忘的经历,其中有每天早上对漂亮的护士姐姐的想念,有对每天期盼父母探望的急切,有和同病房小朋友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的新奇和快乐,有对楼下太平间和凶恶的护士阿姨的恐惧,还有对住院期间经常得到玩具和好吃的东西的留恋。。。。。这么多年过去了,住院对我来说竟然是一段美好的回忆!</p>北京文化人儿 发表于 2008-5-5 15:18:00
嘿 您住院真有意思宿城小雪 发表于 2008-5-5 18:39:00
<p>今天中午去医院看望好朋友的儿子,小家伙今年4岁,昨天淘气的时候摔断胳膊。看X光照片,上臂关节整个断开,骨节被韧带拉翻,小臂骨与关节脱离。看得我发酸,我特喜欢这孩子,心疼得要命。小家伙躺在床上一小团,胳臂被夹住,另一只手还插着针。平时见到我抱住腿上下爬,今天只瞥了我一眼也不说话了,看来伤得太重。孩子还挺坚强,听说一直没哭。这孩子向来脾气急噪,这次一下都变成火气,身体上来了个雪上加霜。——我看这小家伙长大想起住院肯定立即痛苦。</p><p></p>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4 06:46:00
<font face="隶书" size="5">俺不怕大家笑话,不仅住过多家医院,而且住过十几次,有一次住了快一个月了,俺就是因为一个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住进的医院,每次都是2-3个加号,开始时隔几年犯一次,后来间隔就短了,直到一年发生2-3次,频繁发作,几乎影响了自己全部的工作和生活,病况很严重了,前十几次全是内科保守治疗,只有最后一次是被内科主任宣判为“无法医治”时,才由内科转到外科,一刀切除五分之四后才彻底与疾患告别,拿外科主任的话说,就是“长痛不如短痛”,以后就会“因祸得福”了。俺信大夫的话,在俺身上确实发生了巨变,现在俺已经和过去的样子判若两人了。俺把医院度过的日日夜夜和人情世故全写下来了,俺会把这些一般人很难经历的事以问答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如果大家感兴趣,不妨一起聊聊,没准你们会发现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内幕秘闻。</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3 08:52:00
<font face="隶书" color="#0909f7" size="5">俺知道,有病必须要到医院看大夫,病重就必须住院治疗,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也躲不过去,就是寺庙里的和尚、道士、尼姑也是如此这般,倒是中国的医学自古以来就与寺庙里的和尚、道士、尼姑有关,就是西方传教的修道院里嬷嬷们也经常要负责病人的护理。俺想给大家提个问题:<font color="#f73809">就是您心目中的医护人员应当是什么样的?</font><font color="#3d11ee">写出来给大家听听。</font></font>兰台秘笈 发表于 2008-5-3 16:37:00
<p><font color="#f73809" size="5">您心目中的医护人员应当是什么样的?</font></p><p><font color="#ee11c2" size="5">——和蔼可亲的,认真负责的,医道高明的。</font></p>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7 08:41:00
<p><font face="隶书" color="#f70909" size="6">艾老师:您就叫让俺一个人这样称呼您吧?您知道俺可是琢磨了许久才选定这个叫法的;俺在什么场合下,都喜欢把有知识的、有文化品味的人当作学者来看,当作自己的老师来对待,同样俺也喜欢人家也这样称呼自己,俺最不喜欢称兄道弟那样俗气,“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此句非常有道理!</font></p><p><font face="隶书" color="#f70909" size="6">把人家叫做老师,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友谊!</font></p>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7 08:51:00
<font face="隶书" color="#3809f7" size="6">大灾当前,突显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了,灾区大量的灾民被抢救出废墟以后,最先接手的就是医务工作者,他们要在简陋的条件下为轻重伤员实行最有效的处置,现在全国集中了各种学科、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和救治设备、医药、车辆,紧急运到救灾第一线,时间就是生命,过了时间人的生存极限也就不多了,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俺在此要向所有的在灾区忘我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希望大家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早日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font>爱屋及乌 发表于 2008-5-14 15:49:00
干嘛老叫人家老师,羞愧的偶不敢搭茬了......心灵之花老师可别再这么叫了.....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18 07:33:00
<font face="隶书" size="6">俺住过的医院,有许多外科、骨科大夫和护士都被抽去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了,俺为他们有幸直接为灾区人民脱离苦海服务真是感到高兴!并祝愿他们一路平安!</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24 10:36:00
<font face="隶书" size="5">此次地震灾害,又会平添许多因震灾导致伤残的残疾人,有许多人由于病情严重,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被迫选择了截肢手术,使许多正常人永远躺在床上或离不开轮椅或双拐,对于高位截瘫和骨折的病人,如何护理,使病者能及早从伤残的困苦阴影中走出来,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些护理经验和技巧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医院病房的医护人员还是病人家里的亲属、保姆或护工,都应当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如何抚平伤残人已经扭曲的厌世心态,建立战胜病痛和自我的信心,像正常人那样去生活,这是每一个医护人员或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意识。在此,俺呼吁网友中从事医务工作的或对病人有长期护理经验的人们伸出救援之手,把自己知道的或实践过的护理经验提供给灾区人民。谢谢大家!</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24 10:36:00
<font face="隶书" size="5">此次地震灾害,又会平添许多因震灾导致伤残的残疾人,有许多人由于病情严重,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被迫选择了截肢手术,使许多正常人永远躺在床上或离不开轮椅或双拐,对于高位截瘫和骨折的病人,如何护理,使病者能及早从伤残的困苦阴影中走出来,过上正常的生活,这些护理经验和技巧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医院病房的医护人员还是病人家里的亲属、保姆或护工,都应当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如何抚平伤残人已经扭曲的厌世心态,建立战胜病痛和自我的信心,像正常人那样去生活,这是每一个医护人员或志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意识。在此,俺呼吁网友中从事医务工作的或对病人有长期护理经验的人们伸出救援之手,把自己知道的或实践过的护理经验提供给灾区人民。谢谢大家!</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5-21 06:29:00
<font face="隶书" size="6">此次川北大灾中,当人们把压在瓦砾中的亲人们挖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白衣天使的身上,已经救出来了,就要活下去!无论遭多大的磨难,都要坚持下来;同样是在大震中,同样是有亲人在苦难中,但是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使他们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冲在救灾的最前线,忘我地连续奋战,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救人场面,俺为白衣天使的大无畏、真情厚爱感到钦佩和自豪,为了病人的以后生活,总是在为伤者选择着最好的治疗方案,在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时,总是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在病情加重不可挽回时,总是要以天下最大的爱心去安抚活着的亲属们,让大家祈愿逝去的人们在天堂里能够安息。</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7-5 07:49:00
<p><font size="5"> 俺在住院期间,对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尤其是那些已经躺了多年的老病号、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病人的心理变化感悟非常多,而且有许多发现是自己从来未想到的。</font></p><p><font size="5">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确实如此,也确实不如此,为什么这样矛盾地说呢?俺见过一位老者,膝下子女七八个,平时很少有人来探视,只有当知道老爷子快不行了,手里还有点积蓄要分时,才蜂拥而至,跟一帮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让周围的病人和家属们都非常反感,都在说天下居然会有这样的没良心的不孝之人,老爷子非常遗憾地走了,枕头底下留了一份简单的遗书,说是把自己住的那间正房给了照顾他多年的老保姆,把剩下点的钱财给了护理他的四川来的小护工。俺又见过一位老太太,大小便失禁,护理她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一年多时间,这位先生都是准时来给老太太换洗被褥、尿垫、擦洗身子、倒屎倒尿,整的有条不紊,干干净净,老太太一次褥疮都没得过,同房间的女病友们都很羡慕老太太有这样一位孝顺的儿子,可老太太说她没有儿子,男士是她女儿的前夫,在老太太的眼里,又是老话说的,好女婿顶上半个儿子,可是已经离婚多年的男士,为什么还在尽着自己的义务?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周围的人,直到有一天,俺在楼道里看到男士在那里抽烟,俺过去闲聊才得知,他早年间就是一个孤儿,是岳母大人给了他母亲的温暖,他一辈子不能忘怀,他要照顾老人一辈子。为此,俺有了这些人生故世的感叹。</font></p>七上八下龙 发表于 2008-7-4 08:12:00
住过几次,最大的好处就是足歇着,想忘也忘不吃药,一会儿护士过来问:吃药了吗?再过一会儿又问一遍.不过有一点不好,就是睡不踏实,您想啊,在家您一锁门,尥着蹦儿睡都没关系,可搁医院,不是你一人儿呀,您睡着了,呼噜连天,鼻涕哈喇了四溅,多影响市容啊,现在动不动就给您照下来搁网上,那咱的光辉形象就给糟蹋了,所以咱睡的时候,都盖一张报纸,但这也不成,护士说:别介呀,您盖张纸,我们还当您过去了.得,爱谁谁吧,人不是说吗,到了医院您就别把自已当根儿葱了.自此以后,咱就打着把式睡,时不时被病友从地上捡起来给扔回床上去.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7-13 09:03:00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在住院中,俺见过许多中医针灸学院来实习的学生,按照老师传授的技艺,为病人和家属免费提供耳针诊断服务,他们使用的是一根带尖头的塑料棍,就好像女孩子的发卡子一样,在你的耳廓里扒来拨去,点点划划,然后很真诚地问您现在得的是什么病,哪里不舒服,说的有鼻有眼,俺也让她们看过,说的跟西医诊断书上的几乎八九不离十,只是用的词汇和语法不同罢了,但是让人很信服祖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font>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7-22 17:37:00
<font size="5">俺从小就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世界上再有能耐的大夫,有了病也得让别人给他看,自己治不了自己的病,为什么?谁能告诉俺。</font>牛仔 发表于 2008-7-28 12:06:00
<p>住过挺舒服的单间因为我弟弟是医院的</p>心灵之花 发表于 2008-8-17 06:54:00
<p>如果俺说医院的病号饭好吃,您准说不信!因您没住过医院,住过的,尤其停食多天的,做完手术通气后允许进食的,即使是一碗稀饭,也是很香的,更别说那些与家里吃腻了的大鱼大肉完全不一个风味的粗茶淡饭,能让您记住一辈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