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 发表于 2005-11-2 02:11:00

[原创]10.30地安门地区考察记

<P>七天前,一曲纯北京的《钟鼓楼》,把我们引向钟楼后面,那一片寂静悠长的小胡同儿。夕阳令我们陶醉其中,便没有心情再去怪罪,它匆匆离场。当我们把这次的目光,投向了地安门的时候,耳边顿时就回荡起了那句“不要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地安门......”仿弗是冥冥中的安排,把这两首公认的“京歌儿”考察记,连在了一起。</P>
<P>一直也搞不明白,为何怕午夜走到地安门?那位绣花鞋的老人是否依然在苦守着门前,等待着出征的归人?也许只有注视了它585年的鼓楼,才会真正的了解,那段深藏在地安门深处的故事。</P>
<P>其实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种去寻找故事的冲动。如果你有兴趣站在胡同口,向胡同里凝视一小会儿的话,也许你会感觉,在这两排院落的之间,有着无尽的奥秘,等待你去发现。</P>
<P>虽然计划有所变故,却依然安排在荷花市场的牌楼下集合,见面时,掌柜的正拿着我们几个月来努力的成果。看到这一本相片,心中的一点遗憾,立时化作了对未来的期盼。再看看眼前这片热闹空地,期望有一天,它们真的能够站立在这里,把胡同的文化魅力,展现给世人。</P>
<P>同志们的心情,显然一点儿也未被现实所影响。苜蓿、油油、胡胡三位女同胞似乎是首次聚齐,她们选择了“踢毽儿”作为庆祝,以及考察前的热身活动。尽管技术方面.......,但绝对是乐在其中!并且很高兴这次又有新朋友redbed313加入,我们的队伍又有所壮大。而后,还是正方形的到来,吹响了出发的号角。</P>
<P>在地安门大街东侧,北边的第一条胡同,是安乐堂胡同。</P>
<P>安乐堂胡同,北起地安门东大街,西致地安门内大街。以“安乐堂”而得名,安乐堂相传是明代时,内监养病之所在。而在《日下旧闻考》中描述,却特意说明“安乐堂在街东,芜史作街西误。今堂额虽存,并非内官养病之所。”安乐堂遗址如今尚在。</P>
<P>刚进去不久,飞哥匆匆赶到,如长跑运动员一般,精神振奋。看来“出差”归来,气色不错。由于安乐堂胡同尚属于交道口地区,不在本次的重点,留待日后再来,少时便原路退了出去。</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363217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P>
<P>至地安门内大街,向南而行,不远处,便又是一条胡同。可是在胡同口处,并没有牌子标志,寻了一圈,终于在一家门脸儿的广告上,看到了“慈慧胡同”字样。或许是有些敏感了,联想到此处是否曾经有过“慈慧寺”</P>
<P>实事的确与预料相似,慈慧胡同,西起地安门内大街,东至西吉祥胡同。曾经名的确为“慈慧殿”,但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殿”。只是在胡同的西口,有一座“小庙儿”,至于供奉的是哪位,就无从知晓了。解放后,更名为慈慧胡同,而在文革期间,这里一度称为“宝书胡同”。</P>
<P>由于慈慧胡同口的正在施工,加之地安门内大街的喧嚣,显得非常杂乱。而向里没走几步,老胡同内的魅力,变按捺不住寂寞,释放出来。</P>
<P>在15号的门口,发现了一个半米多高的白色石墩儿,好像一面鼓的形状,正面上有三个规则的圆形凹陷,侧面隐约有着雕刻过的痕迹。他的作用,我琢磨了半天,既然当时慈慧殿的小庙就在西口,会不会是庙里的建筑构件。此时,发现其旁边地上的一块方石上,好像一组莲花的图案,更加大了这个怀疑。</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52040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还在思考之际,居然已经走到尽头了,月牙胡同插曲一般的出现在眼前。</P>
<P>月牙胡同,如其名形状酷似一弯明月。它北起慈慧胡同,南至慈慧胡同,如同一个英文字母“G”,将慈慧胡同的一部分,包在了里面。同时,也被慈慧胡同分成了南北两段,分别名为:北月牙胡同、南月牙胡同。根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月牙胡同曾经名为:北月堰胡同、南月堰胡同。</P>
<P>有一份资料显示:“在北月牙胡同11号,曾经是“慈慧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规模不大,解放前只有几个和尚。在30年代初期,中共北平地下党曾以慈慧寺作为秘密活动的据点。解放后,在拍摄故事片《聂耳》时,摄制组特意选择了慈慧寺做外景,再现了聂耳当年的活动和慈慧寺寺的全貌。现在的慈慧寺寺已改为一家服装厂的厂房。</P>
<P>这又使慈慧胡同与月牙胡同之间,有了更加密不可分的联系。</P>
<P>在“月牙”与“慈慧”的交汇处,有一个修车的摊子。如果不细看,一定会以为这是一个书法家的展览。修车的柜子上,挂满了木制的牌子,与柜子同高,上用行书写着“石壁挂藤通篆意,桐荫滴露聆琴声”等对联和他修车的招牌,下面一位白发老者正在专心的修这车。不想在这小胡同里,竟有如此浓厚的人文气息。</P>
<P>一番赞叹之后,我们选择了南转,继续走完慈慧胡同。</P>
<P>此时的慈慧胡同,仿弗用月牙胡同作为了一道屏障,已然完全避开了当街的喧闹,茂盛的绿叶,遮在了午时较为刺眼的阳光,树荫映在灰墙上,更显出一分午后宁静。</P>
<P>而这时谁也没有预料到,此刻的宁静后,会有怎样的惊喜。</P>
<P>走到11号,首先亮相的就是一道清水脊的广亮大门,四枚门簪,两侧雀替,两颗抱鼓石,在大门的一侧,有一道八字影壁,而另一边,已经被改造搭房了。门楼下方,有五道台阶。显然曾经它会更加高大神气。如今风光虽然比当年沧桑了许多,但架子似乎已然如故。</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55394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当我们把注意力从这里移开时,眼前竟是再次一亮。广亮大门,又一座广亮大门。</P>
<P>这是9号,与11号一墙之隔。但这座门楼显然规格比11号小了一些,但保存完却好的多。卷棚顶,马鞍脊,两颗抱鼓门墩,右侧的一个已经被埋在杂物里了。戗檐上的雕刻已然脱落。门前两道较短的八字影壁,也均是卷棚顶。</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624398.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走进门楼,矗立着一道独立卷棚顶的影壁墙,它好像一块牌子,再告诉我们,院子内有乾坤。</P>
<P>二门的位置,并不是垂花门,而是一座三开间的房屋,中间一间,是两扇大门。</P>
<P>穿过去,依然是一座这样的建筑,只是两边已经接出了红砖房。院子两边,还可以再向左右延伸。</P>
<P>再穿过去,就俨然一面垂花门出现在眼前了。</P>
<P>垂花门为一殿式,正脊的雕花已然凋零。垂柱头已经没有了,但根据其形式,推测其柱头应该是“仰覆莲”形状。台基下有三级台阶,而两侧的门墩已经被毁坏了。垂花门两侧的白墙上,开有扇形,八棱形的窗。</P>
<P>穿过垂花门,这才来到了正院。院子保存非常完好,几乎没有临时建筑,地上的“十”字甬路依然存在,各房门板上的雕花也是依稀可见。路边的土地上,种着几棵小树,几架藤子。墙边靠着一煤</P>
<P>正准备欣喜的给这座院子下一个“四进院子”的结论,可转头才发现,此时高兴,依然过早。就在东耳房里的小院侧面,还能通向一个后院,只是后院儿已经是凌乱不堪的“仓库”了。</P>
<P>据这里的住户讲,这个院子曾经是给皇家存放磁器的地方。从院子的规格以及格局来看,也的确不像是一般官员住的宅子。</P>
<P>从9号出来,拐过一个弯后,这里便是慈慧胡同的尽头,慈慧1号。</P>
<P>1号是一座比较大的如意门楼。没有任何装饰性的雕刻,两枚门簪以及两颗书箱形的门墩依然随岁月而去。</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72021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进门仍是一座跨山影壁,左转是它的老搭档,一道四扇的屏门儿,尽管木料已经是苍老不堪。老哥俩已然携手看守着门户。</P>
<P>尽管院子相比前门的,里面已经杂乱无章,却仍然从细节中的点点滴滴,透露出院子当年的风范。</P>
<P>二门处并不是垂花门,而是一排房中间开大门洞。进入正院后,由于里面比较杂乱,格局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正院儿的四面房均由游廊贯穿。</P>
<P>在正院儿东厢房的右侧,有一条很狭窄的贯穿南北的过道。从东厢房的两侧山墙可到达。这条过道是由东厢房与东群房相夹而成。(所谓群房就是在院落的某一侧,与厢房平行,搭的一排供服务人员居住的房子。)由于这座院子没有后罩房,所以设计群房是合理的。而四合院也是往往将过道修于东侧的。</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8679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而在院子东北角开门处,又有一道屏门,这道屏门是为了防止外人窥视内院儿,以及当外人进入后,不得不经过群房前的夹道,而进入正院,以让家仆有所察觉。</P>
<P>根据门楼内顶上一平两切的掉顶,以及雕刻的环装吊灯装饰,推测这座院子可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很可能是个商人住的宅子。</P>
<P>回顾一路走来,却发现一个现象,慈慧胡同的北侧院子基本保存完好,而南侧院子原有的街门,已经基本上全部被封上当作房屋了。而且这里的建筑风格,相对严肃的多,似乎当年的主人并不钟情于房屋的华丽,更多是考虑其是否气派。</P>
<P>从慈慧胡同出来,大家在胡同口处小憩了片刻。三位不知疲倦的女士,再次开始了踢毽运动。这时,迎来了闻名已久,却不曾见面的“江米碗”。却一时不知该如何称呼了,还好fenken还没有到,叫“江老师”还不会混淆。</P>
<P>时间不等人,阳光不等人,这点是时刻都要牢记于心的。不能再做耽误,大家整理了行装,走进了东板桥西巷。</P>
<P>东板桥胡同原称东板桥街,因桥而得名,北起北河胡同,南至吉安所北巷。原来的桥是一座南北向的木板桥,是前海之水自东不压桥入皇城后的第一座桥,位于今东板桥胡同与北河胡同接口的地方。而东板桥西巷则是,西起帘子库胡同,东至东板桥胡同的一条“之”字形胡同。</P>
<P>西巷的院子,便很少有慈慧胡同那样大的院落了,更多的是那种一两进的小门小院儿。门楼也基本是小型的如意门或者是随墙门。但它们往往都是五脏俱全的小麻雀。,似乎应征乐那句广告词“简约不简单!”</P>
<P>当然,任何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当将要走出东板桥西巷的时候,便注意到了一座不简约且不简单的门楼。</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84288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西巷的13号,一座金柱门,确是这一代比较少见的品种了。门楼为清水脊,两侧门簪和门楼比起来,显然有些大。梁枋上的苏式彩绘依稀可见,走马板上刻有一个圆形的“寿”字,它的两侧,则各有一条座龙。梁枚门簪上,刻着“迪吉”二字。使人疑惑的是,这座门似乎从来都没有过门墩儿,因为在门槛上根本没有留出门枕石的位置,而门槛的颜色也和门板无恙。</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92499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走出东板桥西巷,便是东板桥胡同。而与西巷相对的,是织染局胡同。</P>
<P>织染局胡同,西起东板桥胡同,西至水簸箕胡同。明代内织染局设此,故而得名。现在织染局胡同5号,为华严寺,为织染局的佛堂,为局内台检所立。</P>
<P>织染局胡同的院落,较之前面胡同,要相对相差很多了。不过25号的门楼倒是可圈可点,尤其是走马板上,绘有一幅图画,这分明是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等景点。在走马板上绘制如此复杂的图案,真是不多见。</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9545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P>
<P>织染局胡同即将到头,我们转向走进了后局大院胡同。</P>
<P>后局大院胡同,曾经称为后局胡同。恐怕是由于位于织染局后面,从而得名。后局大院承“U”形,两端均通织染局胡同,中部与蜡库胡同、钟鼓胡同相交。</P>
<P>后局大院胡同,真可谓是一条胡同的小门小户了。几乎连如意门的很少见。不过,却见到了在这一带极为稀有的西洋式门楼,尽管是最简单的那一种。</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302626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P>
<P>顺后局大院而行,回到了织染局胡同。再次回到东板桥胡同,光线已然不是很充足了,大家加快脚步,进入了与西巷东南相对的东巷。</P>
<P>东巷的西口1号,便是一座非常完整的金柱大门。门簪,门墩,雀替,以及博缝板都相当的完整。不巧的是,他对面是一处真正的“一号”。似乎比它的故香古色,更有味道。大家不得不留下几张,便匆忙离去了。</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334097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P>
<P>东巷的距离不长,从地图上来看,是一条死胡同。在胡同的一头,一些住户正在门前闲聊,看到我们的拍摄,话题也不免说到胡同上来。我们也自然适时的拿出了“相册”,给他们欣赏。赞叹声,感慨声,不绝于耳,还有一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胡同才华,拿着照片给我们讲了起来。</P>
<P>从东巷原路返回,终于盼来了fenken老师。大家都知道,他过来时,肯定已经拍了一路了,但还是要跟他开几句玩笑。</P>
<P>正说着,眼前便是最后一站,纳福胡同了。</P>
<P>纳福胡同,北起东板桥胡同,东至嵩祝院西巷,明代的内府供应处设在此地。清朝废除后,称这里位内府库。民国时期,取吉祥之意,改为纳福胡同。</P>
<P>此时,光线已经是不行了,但大家的兴致丝毫未减,从嵩祝院,横栅栏,故地重游了一遍三眼井。回想起当初在那门前的合影,至今记忆犹新。</P>
<P>解散后,我骑车走过地安门,心中再一次唱起了那首《one night in beijing》。北京,我留下许多情。不管你爱与不爱,都会成为历史的尘埃。是这些尘埃,沉淀成历史,沉淀出文化,很高兴我也是这沉淀中的一粒分子,同老北京城一起在狂风中摇曳。</P>
<P>此时的地安门大街,灯火辉煌,也许此刻我该问一下,这里是否仍有伤心的魂......</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0 5:14:29编辑过]

飞哥 发表于 2005-11-2 08:09:00

虫子的文章越来越专业了,支持。

油油 发表于 2005-11-2 09:25:00

<P>还是虫子专业</P><P>向你看齐了!!!</P>

正方行 发表于 2005-11-2 10:23:00

<P>慈慧胡同一带, 摘自燕山版乾隆京城全图, 我按照自己的判断在这小块图上标上四条地名. 受上传尺寸限制, 缩了又缩.</P>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1027385.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
<P>找到一本燕山版乾隆京城全图, 比例约1:2400, 影印在散页上共201张. 要来后本想逐页扫描后供大伙使用, 可是尺寸太大, 每页的画面大约是34x27cm, 无法完整扫描. 这个版本上的地名如斑马所说没有经过校对, 而且字迹十分模糊. 虽然目录中有每页地图中地名索引,可是校对起来仍十分困难. 如果能得到校对过的版本查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 10:44:12编辑过]

小苜蓿 发表于 2005-11-2 14:06:00

<P>写得漂亮~也感谢正方形的地图 要是每次都能给拍记笔记配上一张详细的路线图就好了 像我这样的路痴就不至于每次看到头晕转向了。。。</P>

老北京 发表于 2005-11-2 21:04:00

我们可不可以根据手头的资料自己校兑一下,当然这是个比较大的工程了。也不必急于全部弄好,根据实际需要,以及时间来核对。虽然不如国外版的精确,但应该会有一定的作用。

宣南胡胡 发表于 2005-11-2 22:04:00

<P>地图来了,那天我也走的晕晕糊糊,好在现在虫子把拍记写出来了,我就按虫子的记录画出了那天我们的行进路线.我翻拍的《北京的胡同中的地图》照片改得小了,不知道胡同名大家能不能看清.</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5-11/20051122235229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正方行 发表于 2005-11-2 22:19:00

<P>好啊, 我们可以在走访某一片胡同之前, 将地图扫描并和地名目录进行校对. 统一扫描可能太耗费时间和存储空间, 201张地图, 每张得分两次扫描, 工程量太大.
<P>这套地图可以让我门大概了解在乾隆十五年北京城的建筑布局, 如果我没算错应是1750年. 拿到地图后我首先查找了小时候居住的人教社55号院, 曾经是兵部尚书福隆安和乾隆四女儿和硕和嘉公主的宅邸, 可是并没有发现公主府. 原来这二位先人是在1760年5月结合的, 而后乾隆才赐地修建公主府,也就是在京城全图绘制的十年之后. </P>

飞哥 发表于 2005-11-2 22:20:00

恩对,应该是正确的,记得还转了个圈。

正方行 发表于 2005-11-2 22:30:00

<P>胡胡的路线图真好, 以后最好每次活动后都画一个出来.</P><P>可惜照片有点变形. 相机最好和地图呈90度角垂直翻拍, 使焦平面和地图平行就不会有变形. </P>

Fengken 发表于 2005-11-2 23:21:00

恭喜正方行拥有了一套燕山版《乾隆京城全图》,虽然还不是最好的版本,对于咱们来说,已经超越了一步局限。谢谢。

斑马 发表于 2005-11-2 23:5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正方行</I>在2005-11-2 10:23:27的发言:</B>
<P>找到一本燕山版乾隆京城全图, 比例约1:2400, 影印在散页上共201张. 要来后本想逐页扫描后供大伙使用, 可是尺寸太大, 每页的画面大约是34x27cm, 无法完整扫描. 这个版本上的地名如斑马所说没有经过校对, 而且字迹十分模糊. 虽然目录中有每页地图中地名索引,可是校对起来仍十分困难. 如果能得到校对过的版本查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P></DIV>
<P>需要帮忙尽管说话,如果研究或考察需要各别页面,斑马工作室可以提供按照此图原版校对后的页面。</P>

斑马 发表于 2005-11-3 00:1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正方行</I>在2005-11-2 22:19:10的发言:</B>

<P>好啊, 我们可以在走访某一片胡同之前, 将地图扫描并和地名目录进行校对. 统一扫描可能太耗费时间和存储空间, 201张地图, 每张得分两次扫描, 工程量太大.

<P>这套地图可以让我门大概了解在乾隆十五年北京城的建筑布局, 如果我没算错应是1750年. 拿到地图后我首先查找了小时候居住的人教社55号院, 曾经是兵部尚书福隆安和乾隆四女儿和硕和嘉公主的宅邸, 可是并没有发现公主府. 原来这二位先人是在1760年5月结合的, 而后乾隆才赐地修建公主府,也就是在京城全图绘制的十年之后. </P></DIV>

建议你再找找《北京历史地图集》,那里有很多时期的北京地图,对你肯定有帮助。马神庙的和硕和嘉公主宅邸现在还有遗迹。在清朝后期的地图里都有很详细的介绍。《北京历史地图集》和《北京名胜古迹辞典》两本工具书是初级阶段搞北京历史的必备书籍,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条件或有机遇,可以找找《明清北京城区图》,此图是绘制的很详细,有明清两朝大型彩色地图对比,外加明清街巷对比书籍一本,此图号称研究北京城区变迁史的黄金书籍。

老北京 发表于 2005-11-3 00:36:00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已经有了,《北京历史地图集》好像有三个版本,都收全似乎暂时不可能,应该去找哪个版本的?

斑马 发表于 2005-11-3 07:3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砖缝里的虫子</I>在2005-11-3 0:36:00的发言:</B>
《北京名胜古迹辞典》已经有了,《北京历史地图集》好像有三个版本,都收全似乎暂时不可能,应该去找哪个版本的?</DIV>

北京出版社 1988年5月版 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定价是138

正方行 发表于 2005-11-3 11:4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斑马</I>在2005-11-3 0:11:29的发言:</B>


建议你再找找《北京历史地图集》,那里有很多时期的北京地图,对你肯定有帮助。马神庙的和硕和嘉公主宅邸现在还有遗迹。在清朝后期的地图里都有很详细的介绍。《北京历史地图集》和《北京名胜古迹辞典》两本工具书是初级阶段搞北京历史的必备书籍,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条件或有机遇,可以找找《明清北京城区图》,此图是绘制的很详细,有明清两朝大型彩色地图对比,外加明清街巷对比书籍一本,此图号称研究北京城区变迁史的黄金书籍。</DIV>
<P>多谢斑马的建议, 一定将这些书找来学习. </P>
<P>请问《明清北京城区图》是哪家出版社出版的? 哪里可以找到?</P>
<P>先谢了!</P>

油油 发表于 2005-11-3 13:44:00

<P>“苜蓿、油油、胡胡三位女同胞似乎是首次聚齐”</P><P>吼吼~~~~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第2次了</P><P>哈哈,以后要经常在一起,三个女人好唱戏啊,哈哈</P>

宣南胡胡 发表于 2005-11-3 22:23:00

<P>恩,知道了,谢谢正方行的指导,以后都弄个路线图出来!</P><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10.30地安门地区考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