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圆明新园,谁的乌托邦?
<div class="font_title margin_top"><span id="c_title">横店圆明新园,谁的乌托邦?</span></div><div class="font_hui" style="LINE-HEIGHT: 25px;"></div><div id="content_zoom"><style id="_Custom_Style_"></style><p><font face="宋体"> 针对浙江横店将重建圆明园的做法,27日,北京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说,遗址的残状本身已成为文物古迹价值的组成部分,不宜重建。圆明园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命运的一个缩影,其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横店此举是对历史不尊重。但横店方面强调合法。(《京华时报》2月28日) </font></p><p><font face="宋体"> 尽管横店辩称他们即将开建的“圆明园”,既不是对北京圆明园遗址的仿建,更不是重建,而是建造一个“圆明新园”,并且这个“圆明新园”还申请了注册商标,不存在侵犯了圆明园遗址的知识产权问题。不过,这些解释无法自圆其说。比如,横店方面称为建圆明新园,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2年之久,丈量了圆明园遗址内的所有建筑尺寸,并称到国家图书馆和相关建筑设计单位查找了圆明园建筑的资料。如果这番话属实,还说横店的“圆明新园”既非仿建更非重建,是“创新”,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font></p><p><font face="宋体"> 横店有没有资格修建“圆明新园”,以及该不该修建这个园子,支持派和反对派已经发表了许多看法,笔者不想就这个问题再牙牙学语。我更关心的,是横店的“圆明新园”,到底寄托了哪些人乌托邦?以及这些乌托邦的葫芦里,到底装了什么样的宝贝。</font></p><p><font face="宋体"> 规划中的圆明新园项目,计划占地6000余亩。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大。但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数字未免“天文”了一点。我国的《土地法》,不可能允许一个县级小市的土地部门审批这么大一块土地的(哪怕不是耕地)。东阳市有关部门不惜违规也要协助申报,为达目的,化整为零,一块一块审批。这种为民服务的“赤诚”精神,该如何解释?只能说,“圆明新园”寄托了该市国土资源部门甚至是市政府的乌托邦吧。至于什么样的乌托邦,最可能的答案是,6000亩地上种不出现金钞票,种出的庄稼不能为东阳市的GDP有实质性的贡献。为政绩而违规,遭到舆论的批评又算得了什么?咱们这里的潜规则是,没有批文,先开工再说,等变成既成事实,还怕有“八国联军”给烧掉不成?</font></p><p><font face="宋体"> 横店的“圆明新园”项目方,建设这个园区,又寄托了什么样的乌托邦?给横店制造文化氛围,圆部分中国人想一睹圆明园壮丽景观的心愿,还是为游客上一堂爱国课?按照横店项目方负责人厉红亮的说法,他们的“圆明新园”,恐怕没有这么“高尚”,也没有这个功能。因为非仿建亦非重建而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圆明新园”,和象征着中国耻辱的圆明园遗址,没有任何血缘关系,除了从外表到内脏克隆北京圆明园遗址的DNA外,他们是不听劝阻执意制造这个“婴儿”的。商业性的巨额投资,除了公益事业,只能是赚钱。为横店影视城增添一道独特的景观,进而自己发财,想必是横店项目方最大的“乌托邦”吧?</font></p><p><font face="宋体"> 在一个符号世界里,中国早已被符号化了。长江、黄河,是中国的符号;长城、景德镇的瓷器,是中国的符号;故宫和圆明园遗址,也是中国的符号。这些符号中,是中国独特的标识。横店的“圆明新园”,充其量是一种商业符号。这样的符号,只要有钱、有地,完全可以批量生产。如此“百花齐放”的中国符号,价值何在?</font></p></div> 横店建圆明新园 圆明园大喊不合法 <div class="font_hui" style="LINE-HEIGHT: 25px;"></div><div id="content_zoom"><style id="_Custom_Style_"></style><p> 此前有公司在北京宣布,将筹资两百亿元,在浙江横店按照1:1的比例重建圆明园。北京圆明园管理处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圆明园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反对横店重建圆明新园。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还表示,横店重建圆明新园未经中国相关部门审批,不合法。</p><p> 《新京报》报道,圆明园管理处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就横店重建圆明新园事件进行响应,并提出多方面质疑。 </p><p> 此前,有公司在北京宣布,将筹资两百亿元,在浙江横店按照1:1的比例重建圆明园。 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表示,圆明园反对此事,因为圆明园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圆明园记录了一段历史,历史不可能重复,在异地企图重复这段历史是毫无意义的。</p><p>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文物专家徐苹芳表示,在横店建立一个类似于主题公园的“圆明园”,和文物保护是两回事。此次重建并不是在遗址原处或周边建立,而是属于建立一个现代的建筑群,只不过借用了圆明园的建筑格局,因此相关部门不应干涉。但他同时表示,就“圆明园”的知识产权问题而言,横店不能侵权。 </p><p> 横店方面2月27日晚表示,横店新建的不是文物,只是重现艺术经典。2007年,横店已对“横店圆明新园”注册商标,与圆明园无关,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p><p align="center"> <strong>质疑一重建数据不充分</strong>
</p><p> 宗天亮称,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集大成者,圆明园具有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它的重建,需要有足够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而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即便将国内外所能掌握的全部资料汇集到一起,最多也只占圆明园全部数据的70%左右,而且其盛时收藏及流散文物的数量究竟多少,至今尚无准确统计。 </p><p> 宗天亮表示,其对复建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持质疑态度。自2000年以来,圆明园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进行考古勘查,在园内部分重要遗址上出现了不同朝代遗址的迭压,同时一些考古发现也纠正了现存部分数据的误差,所以横店要重现圆明园126个景点是不现实的。 </p><p align="center"> <strong>回应:126个景点的资料已弄清楚</strong>
</p><p> 横店圆明新园项目总协调人厉红亮称,横店方面15年以前就开始收集资料,主要是在中央档案局、国家档案馆以及一些博物馆进行。目前126个景点的资料已全部弄清楚,相关工作人员还到圆明园遗址进行了实地丈量,横店方已经设计了57张图纸,并对西洋楼等景点制定了4D影片,以方便项目建设。 </p><p align="center"> <strong>质疑二重建违反法律规定</strong>
</p><p> 宗天亮表示,根据文物法规定,“重建”是指在原地点、采用原工艺、使用原材料建设,而从目前横店的行为来看,最多只能算仿建。“重建”圆明园的理念,还需学术界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并经中国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实施。 </p><p> 因此,所谓“横店异地重建圆明园,重现圆明园的盛时景观,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中国园林艺术的一个壮举”之说,圆明园不能认同。 </p><p> 宗天亮援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的条款说,重建应具备充分的理由,不允许仅为旅游观光而实施此类工程,同时需要经过专家委员会论证,依法审批后方可实施。 </p><p align="center"> <strong>回应:新建的不是文物</strong>
</p><p> 横店方不是“重建”也不是“仿建”,而是按照1860年前圆明园的原貌,按照1︰1的比例新建圆明新园。其中基本建设将投入70亿元,回收复制文物将投入130亿元。 </p><p> 横店方新建的不是文物,只是重现艺术经典,所以只要土地项目审批完成就可动工,不需要国家文物部门的批准,也不涉及是否违反文物方面有关法律问题。 </p><p align="center"> <strong>质疑三用“圆明园”名字涉侵权</strong>
</p><p> 宗天亮称,圆明园管理方一直在为“圆明园”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做着努力,如果横店对“圆明园”的名字使用不当,则存在侵权的嫌疑,圆明园将保留诉讼的权利。 </p><p> 宗天亮表示,就横店重建圆明园一事,圆明园管理处已经按照法律程序,将有关数据向国家文物局汇报,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文物主管部门的明确回复。 </p><p align="center"> <strong>回应:圆明新园已注册商标</strong>
</p><p> 横店2007年对“横店圆明新园”已经注册商标,与圆明园无关,不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p></div> 圆明园只属于我们那悲壮的历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