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您说话 发表于 2008-4-17 03:45:00

银锭桥再也看不见那西山

<p>想想小时候爸爸带我去游泳,滑冰的后海 再看看现而今的后海 现在走在后海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外地人" 嗨 又岂止是在后海有这种感觉啊&nbsp; 真的 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现在父亲不在了 后海也"消失"了&nbsp;&nbsp; 哎 什么时候北京还能让我找回儿时的感觉啊&nbsp; 我想你"北京"!!!</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7 3:50:13编辑过]

李大爷 发表于 2008-4-17 14:4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arch</i>在2008-2-26 10:11:07的发言:</b><br/><p></p><p>不一定,只能说数量上外地人和外国人多些,可是你问问哪个北京年轻人没去过后海和三里屯酒吧?很少吧。</p></div><p></p>我去过后海,但没去过那儿的吧。

三碗豆汁 发表于 2008-4-26 15:42:00

<p>现在的后海没了韵味了。</p><p></p>

xufei 发表于 2008-5-6 11:09:00

银锭观山~~银锭观淫

京城博克 发表于 2008-5-8 21:29:00

<strong>后海给人的印象是浮躁。新前门也应该一样,这是时代的特征。</strong>

京魂一梦 发表于 2008-7-2 22:10:00

去过。除了人头就是人头之下各色的嘴脸。这里给赤裸裸的欲望提供了一个渲泻的平台

询戬 发表于 2008-6-30 12:11:00

希望前门能好一点

星星 发表于 2008-7-1 16:1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询戬</i>在2008-2-21 11:59:00的发言:</b><br/><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想想我们曾今在白天走过无数遍的胡同小巷,那在白天安静舒适,充满着北京韵味的地方,在夜里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些姹紫嫣红的霓虹灯倒映在波光粼粼的什刹海上,我却突然想起《千与千寻》里的那一幕,亦是在白天安静的古宅,亦是在晚上喧闹的场面,亦是来这里贪婪舒适却被麻木的人,难怪北京人把原来的东直门叫做“鬼街”,真的很形象,里面的人都好像被施了什么魔法一样,迷失自我,失去灵魂,不然怎能在那样嘈杂的地方还能露出如此陶醉如此享受的表情?</font></span></p></div><p>&nbsp;&nbsp;&nbsp;&nbsp; 《千里千寻》的比喻,还真是恰当。</p>

询戬 发表于 2008-7-29 16:46:00

天天晚上闹鬼一样

询戬 发表于 2008-7-29 16:47:00

这也算是一种最好的理解了

Tyger 发表于 2008-7-29 23:08:00

<p><strong>后海绝对不是为了什么“韵味”和“美感”而存在。严格的说,韵味美感只是些无足轻重东西。</strong></p><p><strong>谁都清楚,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经济远比后海的韵味重要。现在的后海至少养活了不少人,也给不少人带来了快乐,这就够了。</strong></p>

一张回程票 发表于 2008-7-30 14:23:00

<p>先得承认商业化的泛滥对于后海是一种破坏。</p><p>但和前门不同,新的前门大街是开发商主打模式,当地居民全搬走了,失去了分享经济成果的机会。</p><p>而后海、锣鼓巷是自发式的,居民将私宅出租、出售,逐步形成了商业氛围。居民获得了实际的利益。</p><p>其实后海模式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就是其自身产生了经济循环,这样一来,被全部拆光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包括很多古镇、古村发展旅游,其实都是如此。</p><p>但这种模式中,商业化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刀切似的严禁既无法律依据又毫无必要,我曾问过《城记》的作者王军先生,国外对这种现象一般如何掌控?王军先生回答一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二是该区域的居民有一个社区参与、共同商讨的机制,因为商业化一旦泛滥可能会逐步导致该社区的贬值,到最后大家都不爱来了,那么你这里的商业也就进行不下去了,说白了就是在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平衡点。具体的,有一本书值得一看,《再造魅力故乡》,讲的是日本的一些案例,有些后海很相似,或许会对我们有借鉴意义。</p>

询戬 发表于 2008-8-25 10:40:00

<p>无奈</p>

询戬 发表于 2008-8-25 10:48:00

<p>关于后海确实很矛盾,我住在低矮的平房里的时候也不舒服,但是当我真地离开那间平房的时候,却发现有许多东西都留在了里面,而且拿都拿不走,有回忆,有文化,有历史,这些东西随着我家的平房拆迁一并停止在我的记忆里,即使后继有人一直是听我的叙述和自己的想象来描绘,</p><p>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群选择自然,但最后人们无限扩大的不仅仅是人口数量,还有欲望,如果能两者和谐便可得到双赢的结果,但如果不和谐其结果必然使我得的遗憾</p>

s_wang 发表于 2008-9-1 22:07:00

<p>经常去后海溜达,但是从来不进酒吧。来俩瓷瓶酸奶,坐水边儿上发发呆,比什么都舒坦。</p>

一张回程票 发表于 2008-9-7 20:48:00

<p>不管是媚俗也好小资也罢,不能否认的是,很多后海的居民靠房屋出租,而取得了经济收益,南锣鼓巷也是。而且从法律上来看,没有任何问题。物权法不是保护居民私有财产么?那人家把自己的房屋出租也是非常正常的事。</p><p>这同前门大街的开发就是完全不同的,前门大街的开发造成了居民统统搬迁,居民失去了分享经济成果的机会。</p><p>柴米油盐和历史文化谁更重要,我们局外人侃侃很简单,但当事人,多少都会以利益为主体。更何况合理合法的前提下。</p><p>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使当地居民有效的形成社区管理的氛围,政府部门如何有效发挥公权力的积极作用,对商业化的控制进行指导。</p><p>一刀切似的强行回到原来的宁静时代,先问问那儿已经得到了经济利益的居民答不答应?那儿居住的都应该是老北京为主吧?照坛子里部分网友的观点,文化觉悟那应该是非常高才对。可如果居民文化觉悟都很高,又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呢?</p>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08-9-7 20:58:00

<p>那咱说的就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p><p>其实事都是人做的,即便什刹海变成了酒吧街其实也可以变得很有品味,可惜人不灵。。。</p><p>唉。。。。。</p>

江西会馆 发表于 2008-9-7 17:15:00

<p>后海是居住在北京人的后海,真正的北京人历来对经商什么的毫无兴趣。我们只想按照我们的方式生活,按照我们自己感觉去享受我们北京式的安宁与平静。我个人认为后海的改变完全怪罪于别有用心的外来人员的妒忌心态和那些贪腐的外来上层官员。</p>

一张回程票 发表于 2008-9-7 18:09:00

<p>哪来的什么别有用心?如果真是为了保一方宁静,如果真是觉悟极高、文化热情极高,如果真是对经营之类无任何兴趣,那后海的居民们不把房子租给外来经营者不就得了么!不管你开价多高我就是不租,很简单的事儿。</p><p>可这现实么?所以谁也别在这儿就把什么老北京人、真正的北京人都给代表了,你怎么知道人家后海的住户心里怎么想的?</p><p>说白了不就是你情我愿的交易么!更何况这又不是什么非法交易,说出去也不丢人。</p><p>就跟以前这儿讨论拆迁的一个帖子一样,如果拆迁补偿款足够高,比如每户人家给个一千万。那不管是老北京、新北京还是外地的,不管是多么热爱北京传统文化的还是极度讨厌北京的,大多数都会搬,因为历史文化之类,和柴米油盐相比,对于普通老百姓孰轻孰重,不言自明。</p><br/>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08-9-7 20:35:00

<p>不能要求大家觉悟都那么高,也不能把个体利益等同于集体利益,要不然就用不着讨论了。</p><p>谁也没非把历史文化和柴米油盐对立起来,问题是什刹海的发展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基本的生活需求吗?不是!现在的什刹海不过是为了讨好一群无聊小资媚外、装样蒜的虚荣心罢了。</p><p>说实话,有时候柴米油盐还真就不如历史文化重要,关键看以什么来作为价值判断标准。</p>

一张回程票 发表于 2008-9-9 14:00:00

<p>后海其实是中国很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的缩影。</p><p>如何有效发挥“当地居民自治”,同时,政府如何提供公共服务,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及政策倾斜,多方力量结合,对历史街区进行管理、疏导和运营。使其既具备历史建筑形态,又具备现代社区的功能。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后海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