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月盛斋的精彩秘闻
<p>旧景:大铁锅能煮百斤肉 </p><p> “进门是柜台,柜台后有两口大铁锅,灶台是刻花青砖砌的,铁锅能煮上100斤肉,最终出锅是50斤……”马国耀童年和少年时所熟悉的月盛斋,是1900年八国联军烧毁原建筑后,在原址(当时的户部街,今天安门广场)上重新修复的,格局摆设与原建筑一模一样。 </p><p> 马国耀记得,月盛斋一进门就是一块清人王恩熙所题的匾额,写有“前清御用上等礼品,外省行匣,各界主顾无不赞美,天下驰名”等字样。往里是及胸高的柜台,长两米,上面摆放三个大竹屉子,装满了肉。柜台后的灶台上是两口大铁锅,各有三道箍,锅上镌了“马家老铺”四字,大锅能同时炖100斤肉。捞肉的笊篱是黄铜色的,摩挲得精亮。因肉的部位不同,煮肉时要用笊篱来回不停翻肉,以保证炖得均匀。在“文革”中,这两口炖肉的百年大锅被砸烂。 </p><p> 掌故:慈禧最爱吃烧羊肉面 </p><p> 清嘉庆至光绪年间,月盛斋马家老铺最大的生意就是为宫廷提供熟制羊肉,整个清宫廷里最青睐他家羊肉的人便是慈禧。马国耀幼时听长辈讲的故事里,总少不了西太后爱吃自家的烧羊肉面这一出。 </p><p> “慈禧离不开烧羊肉、酱羊肉,最喜坐船游昆明湖时,迎着习习凉风,品尝新鲜制作的烧羊肉面。”马国耀老人娓娓回忆道。夏令烧羊肉面是当时月盛斋的名品,“金黄色的烧羊肉外酥里嫩,过水面是白色的,老汤是淡黄色的,面上撒一层碧绿的黄瓜丝儿和香菜,再搁上两朵小玫瑰花。吃到嘴里,面凉汤温。”马国耀听祖辈说,慈禧坐船游昆明湖时,后面常拴两条小船,一条是御膳房的,另一条就是月盛斋马家老铺的。 </p><p> 文化:马家后院是太医休息场 </p><p> 月盛斋马家老铺在天安门前的户部街(今天安门广场),与清太医院仅200米之隔。加上马家与太医院素有渊源——马家为宫廷制熟羊肉,加入的就是太医院所处的中医养生配方。不知不觉,马家老铺的后院就成了太医们常来常往的聊天休闲场所。 </p><p> “太医院的太医们常来后院品尝马家羊肉、喝茶,谈古论今,抒发心中块垒,尽兴了就去前门外的中和园、三庆园看戏。”马国耀讲述从祖辈那儿听来的旧事,“太医们喝盖碗茶,南方太医爱喝绿茶,北方太医爱喝花茶……” </p><p> 当时经常光顾马家后院的太医,数得上名的就有全顺、忠勖、张仲元、戴家瑜、施焕、杜润庠、姚宝生等十余位。这段太医云集后院的时期,便是马家祖传制肉秘方逐步完善的过程。“比如曾有太医建议在马家羊肉里加入砂仁与白蔻两味中药,可增进调理脾胃效果。” <br/> 自 北京晨报</p> <p>慈禧坐船游昆明湖时,后面常拴两条小船,一条是御膳房的,另一条就是月盛斋马家老铺的。 </p><p></p><p>呵呵!这有点吹牛,慈禧那2条船都御膳房的,一个上菜用,一个撤菜用</p>.慈禧爱不爱吃烧羊肉不得而知,不过记载中慈禧好象比较爱吃鸭子[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8 20:06:16编辑过] 你听的一定是全聚德给你讲的.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胡同童年</i>在2008-1-8 20:09:21的发言:</b><br/>你听的一定是全聚德给你讲的.</div><p></p>呵呵!还真不是,很多记载里都有,不是听谁说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