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仨儿 发表于 2007-12-21 02:29:00

我想研究 北京话的变迁

想想真是有意思,明朝时候的北京话什么样呢。现在听王朔王老师在锵锵三人行里的节目,就想到北京话的问题。其实北京话,北京文化被混淆了。因为王朔、冯小刚、叶京等等等这些军队大院子弟,这些新北京拥有强大的话语权,让媒体,让大众对北京话产生了误解,很多外省人对北京话的印象是“流里流气,痞态十足”,其实这仅仅是1949年之后逐渐变迁来的北京话,老北京话或者说正宗北京话的特点是“字正腔圆,韵味绵长”,不信就听听启功等这些满清遗贵说话,就看看老舍的小说,就去为数不多的70岁以上的老北京人中去寻访。<div>&nbsp;</div><div>王朔等人都是天南海北随军进京的眷属,从他们的话里可以清晰听到战争语言和文革用语,由此推知,近50年历史对北京话的强大影响。我想研究一个课题《北京话的变迁》,今天只是开题了。由北京话的变化看历史的变迁,更是对“正宗”北京文化的缅怀。</div><div>&nbsp;</div><div>我就纳闷了,怎么没有一个特有名的北京土著,给北京话正名,就老舍这么一位,力量太薄弱了,小年轻的怎么就没一个呢,或者像王朔那岁数的老帮菜也行啊,咋就没有。针对这现象,我也稍微想了一下,不知道对不对。可能从满清倒台以来,皇亲国戚,王公大夫,有本事的,有钱的,都在历次历史运动中跑香港去了,跑美国去了,跑世界各地去了,剩下穷老百姓,哪有什么出人投地的机会,只能适应环境。而1949年新政府的建立,必有一帮子新北京跟着牛叉,一朝天子一朝臣嘛,以海淀区为例,是新北京的聚居地,好多高知,好多高干,高知子弟,高干子弟都住那边,他们现在占据了绝对优势(主要指话语权),他们成了北京文化的代言人,像前面提到的王朔等人,还有刘索拉,查建英,马未都等等等人,不胜枚举。</div><div>&nbsp;</div><div>其实在清朝推翻明朝的时候,明朝北京话照样历经洗礼,真是有意思啊,这就是历史啦。但于个人而言,还是相当地希望北京是原来的北平,北京话依然如故----字正腔圆,韵味绵长。</div><div>&nbsp;</div><div>今后将陆续收集整理一些资料,写一些小片段,为《北京话的变迁》这个课题做充分准备。这更多地是对逝去的文化的深深怀念,并搀杂着挥之不去的失落。希望大家能搭把手,上网,逛书店的时候多帮我留意留意资料拉!看者有其份,哈哈哈~</div><div>&nbsp;</div><div><font color="#7030a0"><strong>北京话中的满语(不断补充)</strong></font></div><div><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body><tr><td align="left" width="9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嘎拉哈(羊拐骨或猪拐骨,用于游戏)&nbsp; <br/>饽饽(糕点,后亦指饼干)&nbsp; <br/>个应(gè&nbsp;ying)(使反感)&nbsp; <br/>萨其马:来源于满语sacima,原意为“狗奶子糖蘸(狗奶子为野果名)”&nbsp; <br/>白(bái):来源于满语baibi,意为“徒然”、“空”&nbsp; <br/>嬷嬷:来源于满语meme,意为“乳”、“奶”,转意为“乳母”&nbsp; <br/>克扣(kē&nbsp;kòu):来源于满语keike,意同汉语&nbsp; <br/>哈喇(hā&nbsp;la):来源于满语har,意为“刺鼻”,今意为食用油变质&nbsp; <br/>呵斥(hē&nbsp;chì):来源于满语hacihiyambi,意为“责备”&nbsp; <br/>抹擦(mā&nbsp;sà):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macimbi,意为“舒展”,今意为将有褶皱的东西抹平&nbsp; <br/>磨蹭(mò&nbsp;cuo),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moco,原意为“迟钝”,今意为“繁琐缓慢”&nbsp; <br/>撞克(zhuāng&nbsp;ke):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jangkulembi,意为“撞上邪祟”&nbsp; <br/>咋呼(zhà&nbsp;hu):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cahu,意为“泼妇”,现在意为不沉稳,喜欢大呼小叫&nbsp; <br/>胳肢(gé&nbsp;zh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gejihesembi,意为“搔腋下使发痒”&nbsp; <br/>邋遢(lā&nbsp;tā,&nbsp;北京话发音为lē&nbsp;te):来源于满语lekde&nbsp;lakda,原意为“胖人随行”、“衣摆下垂”,形容人穿戴不整齐,不利索&nbsp; <br/>哨叨(shào&nbsp;dao):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sodombi,原意为“马步行不稳”,转义为“轻佻、不稳重”&nbsp; <br/>挺(tǐng):北方方言,来源于满语ten,意为“很”、“甚”&nbsp; <br/>克(kē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koikasambi,原意为“打架”,转义为“批评”&nbsp; <br/>敞开儿(chǎng&nbsp;kār):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changkai,意为“尽量”、“任意”、“随意”&nbsp; <br/>摘歪(zhāi&nbsp;wai):北京、东北方言,来源于满语jailambi,意为“躲”、“避”,转意为“闪身让开”、“歪”、“斜”、“斜靠”。&nbsp; <br/>该漏(gái&nbsp;lou):北京方言,来源于满语gaimbi,意为“要、取”,转意为“揩油”&nbsp; <br/>马马虎虎:北方方言,来自满语lalahuhu,意思是办事不认真,毛糙&nbsp; <br/>磨即(mò&nbsp;ji):东北,北京方言,即磨蹭,来自满语moji,moduo&nbsp; <br/>额吝&nbsp;(é&nbsp;lìn):&nbsp;北京方言,&nbsp;指衣物或者被子上的渍痕,如衣领上的汗渍。来自满语,波纹的意思 </td></tr></tbody></table></td></tr><tr><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1 2:46:44编辑过]

我是片子 发表于 2007-12-26 13:20:00

<p>搬个板凳好好听听&nbsp; </p><p>&nbsp;</p>

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08-1-10 16:55:00

<p>楼主的这些满语在我小时侯(北京)满大街都说,只不过我不知到这是满语。领教了,谢谢!</p>

37831l2 发表于 2008-5-18 17:12:00

<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京腔京韵北京话&nbsp;<br/>&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北京是座千年古都;历史上,因长期处于中原与北方民族的交汇处,故而,曾融合了众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与语言。久而久之,便产生出了富有本地特色的京腔京韵北京话。</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 譬如,对于“吃”,在北京方言中就有多种表达方法。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普通话与方言》相声段子里就有这么一段:“一个馒头,可以说把它‘开’了,把它‘餐’了,把它‘捋’了,把它‘啃’了,再添一个字,来,把它‘点补’喽!”此外,在表示“吃”这一词语中,元代杂剧《灰阑记》中还有“嘬哺”一词:“兄弟,你嘬哺着,我拿那奸夫奸妇去也!”朱居易先生在《元剧俗语方言例释》中,就把“嘬哺”一词解释为“吃喝”。这与现在人们仍常说的那句方言“咱哥们儿上哪儿嘬一顿去”的大吃大喝,具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既透着有点儿风趣幽默,又显得十分生动形象,较比直接讲“吃喝一顿去”,要婉转得多。</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将受他人牵连的事称作“吃挂落儿”;把那些“暧昧、隐蔽之事”统称为“猫儿腻”。常爱说:“你别老是跟我玩儿猫儿腻”,或是“那点儿猫儿腻还瞒得了人?”其实,“猫儿腻”是从“猫溺”即“猫尿”演化而来的,因为猫撒尿后,总爱用爪子将其尿用浮土盖上,故而说“玩猫儿腻”常指隐私之事或背后的小阴谋。对“哩格儿楞”这句北京话,外地人恐怕听了也很难懂,其实是指油嘴滑舌或花言巧语之意。例如说“你少跟我玩儿这些哩格儿楞!”就是你别花言巧语、云山雾罩地绕弯子,有话直接说的意思。对“嘎七马八”的这句北京方言,外地人也不好理解,这是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或什么样的东西与人都有,混在一起了的意思。至于若不是真见到自己的姥姥,而在一句话的后边挂上“姥姥”二字,那一定是句骂人的话,或者是“没门儿”的意思了。</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时,北京人还总爱将所说的一个词尾挂个“子”字,如“起哄架秧子”、“嘎杂子”、“少爷秧子”、“老爷子”等等。甚至在称呼人时,或在其名后或在姓后也要加个“子”字,如“骆驼祥子”,即是在其名“祥”字之后,又加了个“子”字;再如“华子”、“贵子”、“柱子”……皆是在其名后加了“子”字;若是称“小李子”、“郭子”、“孟子”、“叶子”……则是将姓后又加“子”字了。北京方言的复杂性,在这里表现的比较典型,虽然后边都加带了个“子”字,但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起哄架秧子”、“嘎杂子”、“少爷秧子”是贬意,“老爷子”是尊称,“祥子、华子、贵子、柱子”及“小李子”、“郭子”、“孟子”、“叶子”则是昵称,表示亲切之意。</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追根溯源,北京作为古都,始终被人视为“风水宝地”,其方言主要是在元、明、清三朝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些陈腐过时的方言逐渐消失,已少有人用了;而有些方言则至今却仍有一定生命力,如礼仪用语“贵姓”、“借光”、“宝地”、“府上”等,这大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或流传罢。不过,北京方言也一直有所发展和变化,如解放前多称呼人为“先生、小姐”,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统称为“同志”了;七十年代以后,多称为“师傅”,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些人又改称人为“先生、小姐”了。</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实,北京方言是生活在大杂院、小胡同里的下层市民生活中的日常用语,因而多带有一种“市井味”。故此,在那些公文、报告、讲话中也极少使用方言。但北京方言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批成就斐然的京派京味作家。故无论从元代的杂剧,还是到近代的话剧,其中皆伴有方言:尤其是小说,作品中的北京方言更被广泛使用。</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其中,话剧以老舍的《茶馆》、《龙须沟》,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小说以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为代表;此外,还有现代作家邓友梅的《那五》、《烟壶》,汪曾祺的《安乐居》、《晚饭后的故事》,韩少华的《少管家前传》、陈建功的《找乐》、刘心武的《钟鼓楼》等,都可称之为京派作家中的代表作;作家刘恒的《贫嘴张大民》,更是把北京方言运用得活灵活现。倘若这些京派作家失去了“京味”,恐怕也便失去了独特风格,失去了典型性,也便没有了生命力。正因这些作家写的是北京人、北京事,作品中的北京方言带有浓郁而独特的“京味儿”,才使他们的作品有了很强的生命力。著名红学家俞伯平先生在论述《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时曾说:“《红楼梦》里的对话几乎全部是北京话,而且是经作者加工洗练过的北京话,真是生动极了”。因此,他由衷地赞美说:“北京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strong></font></p><p align="left"><font color="#0000bb" size="4"><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古都北京,美轮美奂,应该说,其独特的京腔京韵北京话,也是这座古都的特色风貌之一。<br/>&nbsp;<br/>文章来源: 京报网 <br/></strong></font></p>

北魏胡同 发表于 2008-5-15 22:44:00

<p>楼主年纪小,但是有志气。很支持</p><p>我是出生生长在北京,对于老北京的记忆正如你所说的,很有感触。</p><p>我印象中身边老的一些北京人,尤其是居住在内城的老人们,说话特别好听。</p><p>有一些人是慢条斯理儿,可不像现在人说话流里流气。</p><p>我觉得就是时代的变迁造成的,政治变革有关,但不能说深了。</p><p>心里明白就好。</p>

old 发表于 2008-6-4 17:08:00

好,我支持······

奶油炸糕 发表于 2008-5-30 17:44:00

楼上说得好,北京话就是美,全中国最美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想研究 北京话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