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痴人 发表于 2007-11-20 10:25:00

共赏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道德经》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共赏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道德经》老子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nbsp;&nbsp;&nbsp;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道德经》,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现在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 、乙本,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老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关于《老子》一书的作者,学术界争论较大。韩非认为是老聃,司马迁指出也可能是太史儋,但后来很少有人从后说。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此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 。据统计,石刻14种,以唐太宗时虞世南校写的石刻《老子》为最古,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次之。唐写本《老子》残卷,散见于各地保存的敦煌经卷中,为数颇多。木刻以宋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早,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有影印本。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魏、唐、宋、金、元、明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历代解老、释老者不下千百家,其中最著名的有 :战国末的韩非《解老》、《喻老》;汉代河上公《老子章句》;魏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何晏《老子道德论》 ;唐代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宋代道士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王安石《老子注》(已佚);明代焦竑《老子翼》;清代毕沅《老子道德经考异》;近现代有朱谦之《老子校释》、高亨《老子正诂》、任继愈《老子今译》等。《老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它为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和儒家对立的道家学派。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道德经》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的著作。《道德经》文墨不赘,却深刻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文章使用近似文言体的语言,简明意旨。又“博大精深”。</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引文:【“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此段引文刊在(</font><a href="http://www.zuowen5.com/"><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www.zuowen5.com</font></a><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上 】&nbsp;&nbsp;&nbsp; </font></p><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nbsp;&nbsp;&nbsp; 《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开创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探索的序幕。辩证的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吏治国家、指导人生行为准则仍俱有很好的现实意义!</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nbsp;&nbsp;&nbsp; 尤以《道德经》第五章老子认为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老子对国家治理者与人民之间关系的立论给人以追求的空间,以此与诸看官共赏也是本人的愿望。</font></p><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京中痴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注【为使诸看官阅读方便、对“原文”的注释、译文、文字排式等略作修改。层次为:原文 注释 译文 引语 评析 解读】</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京中痴人</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道德经第五章:</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原文: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注释: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br/>&nbsp; 刍(注:狗):草扎之狗。古代用于祭祀之用,祭祀之后将萃扔掉</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或 烧掉、视为轻溅之物。文中比喻其为天地万物,圣人对百姓更不经意且视如无物、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br/>《(元代·吴澄)据解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br/>②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br/>&nbsp; 犹橐龠(tuoyue):犹:意为“如同”之意。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br/>③虚而不屈,<br/>&nbsp; 屈(gu):穷尽。<br/>④动而俞出。<br/>&nbsp; 俞:意为:愈。注:更加的意思。<br/>⑤多闻数穷,<br/>&nbsp; 多闻数穷:闻、(意为:见闻、见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nbsp;: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br/>⑥不若守于中。 <br/>&nbsp; “不若”意为:不如,“守于中”意为:守住虚静。</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译文: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天地为万物所有,无所仁与慈之分。天地对世间人(万物生灵)意如对待刍狗一样,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之。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对待人也同样像刍狗那样,任其生~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使之虚且延续,往返推拉箱风愈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font></p><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引语: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本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思:</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二是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本章也是承上章对“道冲”作进上步论述。此处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核心思想是阐述清静无为的好处。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本章用具体比喻说明如何认识自然和正确对待自然,论述天地本属自然,社会要顺乎自然,保持虚静,比喻鲜明生动。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评析: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这一章从反对“有为”的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的是“无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的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嫌弃,其实这只是人类感情的投射作用。这一见解,表现了老子反对鬼神术数的无神论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进步思想。从“无为”推论下去,无神论是符合逻辑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须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风箱,只要拉动就可以鼓出风来,而且不会竭尽。天地之间好像一个风箱,空虚而不会枯竭,越鼓动风越多。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老子通过这两个比喻要想说明的问题是:</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政令烦苛,只会加速其败亡,不如保持虚静状态。这里所说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虚静。儒家讲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讲的这个“中”,还含有“无数”的意思。即用很多强制性的言辞法令来强制人民,很快就会遭到失败,不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虚静无为,万物反能够生化不竭。有为,总不会有好的结果,这是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出的警告。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总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传“虚用”,同前两章相连,犹在宣传“无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会。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解读:“天”的新发现</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有意志,认为天能赏善罚恶,并有“兼爱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义理推及天道,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时至今天,人们还常说 “天理难容”这样的话,可见,传统天命观是如何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思想方法。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老子是一个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备了他同时代和以后诸多哲学家、学者所不具备的睿智和胆识。正是他第一个讲出了天不讲仁慈这样的真理,并用哲学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转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带有任何人类道义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观运行的方式。天虽然不讲仁慈,但也无所偏向,不特意对万物施暴。而它的滋生万物,给世界以蓬勃的生机,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社会文明得以昌明。因此,“圣人”也不对百姓讲仁慈,他应仿效自然运行的样子,治理社会。如果治理者发的议论多了,人为的干预多了,各种矛盾也就会激化,更何况个人的意见往往带有片面性或谬误。 </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老子在关于“天”的问题上,既不同于孔子的“天命”,又区别于墨子的“天志”,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天”是由“道”产生的,它没有意志,没有好恶,更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这无疑是一种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绩,就在于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复和提出自然之天。</font></p><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转载 [ </font><a href="http://leez.blog.zj.com/"><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http://leez.blog.zj.com/</font></a><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 <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0 11:09:27编辑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赏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