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曾经是北京“最胡同”的胡同
<p><font size="5">文章来源:北京建委网站</font></p><p><table class="normal"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3" width="96%"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0"><font size="5">康涛</font></td></tr><tr><td><font class="normal105" id="zoom"><p><font size="5"> </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5">胡同是我最留恋这座城市的原因,曾经想,胡同没有了,如果家人愿意,我想离开北京。就像被抽干体液的躯干,再怎么标榜其古老神圣,也不过是一具标本。<br/> 外地的同学亲友来北京玩,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一定不会少,但志趣相投者,我还是愿意带他们去看看胡同。不光是向他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京城,更是给自己一个理由重温旧梦。这种惬意不仅能触摸到老北京人最实在的东西,也能让自己久居都市的心平静下来,幽情一把。逛胡同最好的工具是自行车,可停、可走、可推、可坐,十分自由。或清晨、或晌午、或黄昏、或深夜,不同时刻,所见胡同之景不同,由此所生的心绪也不一样。<br/> 不同的胡同,也能给不同的情绪以缓解。如果孤寂,可去热闹的街市;如果浮躁,可去幽静的角巷……<br/> 不敢说走遍北京的胡同,但所历也算颇多。下面曾经是我携亲挈友逛胡同的必选,当然,这里面已经有几条胡同或有名无实,或不复存在了———</font></p><p><font size="5"><strong>东城区<br/> 王府井地区:丰富胡同、金鱼胡同<br/></strong> 丰富胡同:去过王府井的外地人很多,但知道丰富胡同或去过的却不多。这是个很普通的胡同。但这条胡同在北京文化中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因为老舍,因为丹柿小院。<br/> 金鱼胡同:步行街北口至东单北大街,东西走向的胡同,原名金银胡同。北京现代商业最繁华的胡同之一,但早已不像“胡同”了。有较多的涉外宾馆饭店,现存最古老的是台湾饭店门前的两棵参天巨槐,据说是明代所植。</font></p><p><font size="5"> </font><font size="5"><strong>鼓楼、交道口地区:帽儿胡同、北兵马司胡同、菊儿胡同、府学胡同<br/></strong> 北兵马司胡同:喜欢话剧的人对这胡同应该很熟了。这条胡同里有北京最早的起名公司———“正名庐”,老板是一位前清皇族的后裔,生意自十多年前火到现在。北剧场就在胡同东头。往西走,就是中央戏剧学院。接着走就是帽儿胡同了。胡同西口是北京城的轴线地安门大街。这两条胡同,民居建筑上没什么特别的,但如果提到北京小剧场演出,这地方就牛大了去了。除了王府井的人艺小剧场外,北京四大“小剧场”有三个集中在这里。前面提的北剧场,中戏的小剧场,还有帽儿胡同西侧的国家话剧院。<br/> 帽儿胡同:帽儿胡同里特别的是西侧有个“那里”酒吧,摄影fans云集的地方。那里还有些市级保护的格局整饬的四合院,但永远大门紧闭,我等无缘瞻仰真容。<br/> 菊儿胡同:逛了上面两条胡同,顺便逛一下菊儿胡同吧。这里有些居民住宅设计可是获了“联合国人居奖”的。还有条后圆恩寺胡同,茅盾故居在那里。<br/> 府学胡同:也在交道口北兵马司的府学胡同,里面有文天祥祠,里面有棵枣树斜倾45度,指向南方,让人想到文天祥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和文天祥祠比邻的,是府学,现在是所小学了。</font></p><p><font size="5"><strong> 雍和宫地区:聚贤街</strong><br/> 聚贤街:也叫国子监街,街上有孔庙、国子监,老首都博物馆就在国子监里,三处让人心生景仰的博学之地,有四座牌楼(北京现仅存6座),还有2块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碑。胡同两侧的四合院,过去是官宦人家的。东口就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街边有一个西安风味的“古城岐山面”,口味正宗,酸辣诱人。</font></p><p><font size="5"><strong>西城区<br/> 白塔寺地区:砖塔胡同<br/></strong> 砖塔胡同: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东起于西四南大街丁字路口,西止于太平桥大街。此胡同元朝就有了,《沙门鸟张生煮海》中的梅香就有这么一句:“我家住砖塔儿胡同”。这座700多岁的胡同,得名于胡同东口的那座七级密檐式青灰色八角形砖塔,山门石额上“元万松老人塔”的字迹依稀可辨。现被民宅和店铺(照相馆)团团围住,不可上,从路旁经过时,很难发现。砖塔胡同从它诞生起就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元代它就成了元大都戏曲活动的中心。这里大小勾阑瓦舍林立,演出时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另外,砖塔胡同61号(现为84号),鲁迅曾在此写下《祝福》、《在酒楼上》、《肥皂》等小说,还写出了本《中国小说史略》。<br/> 现在呢,胡同西头的宅子已经有一大片因为街道拓宽和房地产开发,被拆掉了。许多门上、墙上写满了“拆”字,让人看了心里空落落的。</font></p><p><font size="5"><strong> 什刹海地区:护国寺街、定阜街、柳荫街、烟袋斜街</strong><br/> 护国寺街:从平安大街与西四北大街交叉处左拐而入。护国寺曾是一个喇嘛庙,过去北京的庙会有两处是最负盛名的,东边的是隆福寺,西边的就是护国寺。护国寺街的西口,至今还有过去的熙熙攘攘的气氛,只是物事人非了。西头的人民剧场,京剧演出很频繁。此地还有些老北京小吃,不过正宗可口的不多。往东走。可看见一溜的槐树,非常整齐的宅门院落一个接着一个。由于街两边的房屋很低矮,街又是东西走向,所以满街阳光灿烂,冬季里暖暖的,夏天满街的绿荫。这个地区的许多人家的门墩是方的。可以大概知道是明朝的老宅。(北京门墩分四类:一、狮虎石雕,一般是皇宫王府或衙门机构;二、狮虎文饰的抱鼓,一般是官宦人家;三、植物类的文饰的抱鼓或方墩,一般是富人或有点钱的人家;四、啥也没刻,搁两块石头了事的,贫民。)街的东头,是梅兰芳故居。<br/> 定阜街:不知什么时候,街上变得静谧起来。人的脚步也变得缓慢,要不是偶尔经过的汽车,还真觉得自己就在百年前的胡同了。这街上有个庆王府,现在是军区,不让参观了。继续东行。是我所见的北京最美的学校:原辅仁大学校址(现在是北师大成教院)。那简直就是惊艳———它就是恭王府的一部分,在这里上学真是福份。学校有门卫,甭管他,径直走进去,灰暗清冷的光线,有一种历史的层次感,这种感觉很亲切,像回到自己读书的时候。从北门出来,后院的一条廊亭立于假山之上,进去,觉得另一圆亭非常眼熟,那就是陈凯歌电影《霸王别姬》中葛优和张国荣说戏的亭子……<br/> 柳荫街:定阜街的东头就是柳荫街。也就是恭王府后花园所在的街。这条街种了许多柳树,我有一次骑车去恭王府花园参观,恰逢下雨,园内游人稀少,我一边看着池中的白鸭子红鲤鱼习水,一边给一个朋友回短信。看一棵芭蕉上流下的水滴,看一篁青竹婆娑,看一个菜园子里的茄子辣椒还有玉米棒。天放晴时,发现我的车篮里,竟装了一兜子弯弯的嫩绿柳叶……<br/> 烟袋斜街:烟袋斜街连接了银锭桥和鼓楼。有许多酒吧和餐馆。一些带阳台的老房子很有特色。街中央是广福观。有一次去,我看到它的瓦檐上睡着一只猫。这条街以前还有个特色,就是电线杆子多,天空被七横八纵的电线瓜分。如今经过整修,胡同变得干净而整齐划一,但怎么瞧着都多少有点别扭。</font></p><p><font size="5"><strong> 新街口地区:百花深处</strong><br/> 百花深处:戛那和东京电影节放映了十余位世界著名导演各自拍摄的10分钟短片,合在一起,叫“10分钟,年华老去”(ten minutes older)。中国的是陈凯歌的《百花深处》,涉及的就是一条叫“百花深处”的胡同。一个疯子叫两人去一个废墟虚拟地搬运一些家具。这条叫“百花深处”的胡同我至今没有去过,我也不会去,它存在于我的想象中。因为我担心它现在的样子彻底摧毁我的梦,“百花深处”,一个太美的名字带出一个太美的梦。</font></p><p><font size="5"><strong>宣武区</strong><br/> <strong>琉璃厂地区:东西琉璃厂街</strong><br/> 东西琉璃厂:北京最重要的古文化街。从最开始的琉璃窑厂到古玩字画古籍善本的集散地,其中的历史我可说不明白,但只要在这条街上一走,那历史的喧嚣和寂静,那书墨的优雅和韵味就自动奔你而来了。</font></p><p><font size="5"><strong> 大栅栏地区:杨梅竹斜街、廊房二条、廊房四条、八大胡同</strong><br/> <br/> 杨梅竹斜街:杨梅竹斜街的西头,原来叫“一尺大街”,曾是北京最短的胡同,现在并入杨梅竹斜街了。两旁都是老宅演变成的大杂院,但在前门这块闹事中算是难得的闹中取静。<br/> 廊房二条:胡同里会聚了小肠陈(卤煮火烧)、月盛斋(酱羊肉、烧羊肉)、瑞宾楼(褡裢火烧)、爆肚冯等北京老字号经典名小吃。简直就是吃的天堂,绝对不能错过。但煤市街的拆迁已经将此地彻底摧毁。<br/> 八大胡同:八大胡同分别是:石头胡同、陕西巷、王广福斜街(又叫王寡妇斜街,北京现在胡同改名的很多,都往好里改,此胡同现在叫棕树斜街)、韩家潭(现叫韩家胡同)、胭脂胡同(也挺短的)、百顺胡同、皮条营(现叫东、西壁营胡同,又叫东西皮条)、纱帽胡同(又叫大李纱帽、小李纱帽,现在改名叫大力胡同、小力胡同)。</font></p><p><font size="5"><strong>崇文区<br/> 前门外地区:鲜鱼口胡同</strong><br/> 鲜鱼口胡同:小商贩聚集的胡同。胡同里有老宅,也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楼,甚至能看到以前的商号匾额,但早已斑驳陆离。前门东侧路的修建将胡同拦腰截断。施工驱散了小贩,胡同面目全非……</font></p></font></td></tr></tbody></table></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1 11:12:47编辑过] 真是惋惜啊 从小在胡同里长大 现在却几乎见不到胡同了 现在的北京已经不再是北京了 这是经典的胡同,应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 <p>菊儿胡同那些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什么的新式四合院在现在看来也有点不伦不类的,但那是90年代初时的设计,也代表了那时我们城市建设的一种探索吧。</p><p>烟袋斜街全是商店酒吧餐馆,非常喧嚣。百花深处当然也没有百花了,一条很普通的胡同……</p> 大多数都名不副实了 遗憾呀,这些老胡同是北京的命根呀,拆了,没了,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