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8:34:46编辑过] <p> 鄭鳳榮<strong><font color="#3d11ee" size="4">1963年还没有退役,显然还没有结婚。</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3d11ee" size="4"> 老八股!</font></strong></p><p></p><p> </p><p> </p>
[转帖]
<p> 【<strong><font color="#1111ee">一九五六年二月刘宗藩调入七中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这一年的秋季北京七中开始在初一年级招收女生。从此,改变了男七中的性别界限,结束了七中男校的历史 。<br/> 据"西城教育志"载文称:一九五六年七月北京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实办好重点中学"的指示,决定办好重点中学18所。西城区的三中、四中、七中、八中、十三中、三十五中、女一中、女三中、师大女附中等十校为重点中学。<br/> 自五十年代初开始,北京七中的领导就重视体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br/>一九五八年教育系统开始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北京七中团总支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参加绿化劳动。为了落实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一九五八年七中与部分工厂挂钩,组建了生产车间,这是七中校办厂的前身,是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尝试。就是在这一年北京七中在高一年级开始招收女生。】</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1111ee"><font color="#338e1d">蓝字部分转自七中校史,1956年初中招女生,1958年高中招女生,开始的时候男女分班,61年后混合编班。</font></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1111ee"><font color="#338e1d"><font color="#000000">文中提到“1956年七月北京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实办好重点中学"的指示,决定办好重点中学18所”,其中有七中。校史忽略了一点,就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有一次教育革命,其中一项措施是普及初中,七中是新校舍,园区大,首先考虑,这样七中的初中班扩展到8个,后来是10个,又变成普通中学。当时教室不够,除了东边的平房改教室外,还占用了宿舍楼,初中一年级是二部制,两个班一个教室,主课集中半天在教室上,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副科放在另外的半天,到了初二才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室。<br/></font></font></font></strong></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廉正有约</i>在2007-8-13 10:23:45的发言:</b><br/><p> 北京队59年全运会跳高冠军--段其炎,跳1米97。对吗?</p><p> </p></div><p> 老廉的记忆力真好,比校史准确!我记成2米01,有误差。下面是段其炎的照片。</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8/20078181021332702.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8 10:02:52编辑过] <p> Ma Da,我的<font color="#004f97">快车下载不灵光,你为什么爱使此软件。</font></p><p><font color="#004f97"> </font></p><p></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8:36:04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马达</i>在2007-8-18 9:21:25的发言:</b><br/><p> 【<strong><font color="#1111ee">一九五六年二月刘宗藩调入七中任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这一年的秋季北京七中开始在初一年级招收女生。从此,改变了男七中的性别界限,结束了七中男校的历史 。<br/> 据"西城教育志"载文称:一九五六年七月北京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实办好重点中学"的指示,决定办好重点中学18所。西城区的三中、四中、七中、八中、十三中、三十五中、女一中、女三中、师大女附中等十校为重点中学。<br/> 自五十年代初开始,北京七中的领导就重视体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br/>一九五八年教育系统开始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北京七中团总支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参加绿化劳动。为了落实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一九五八年七中与部分工厂挂钩,组建了生产车间,这是七中校办厂的前身,是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尝试。就是在这一年北京七中在高一年级开始招收女生。】</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1111ee"><font color="#338e1d">蓝字部分转自七中校史,1956年初中招女生,1958年高中招女生,开始的时候男女分班,61年后混合编班。</font></font></strong></p><p><strong><font color="#1111ee"><font color="#338e1d"><font color="#000000">文中提到“1956年七月北京市教育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充实办好重点中学"的指示,决定办好重点中学18所”,其中有七中。校史忽略了一点,就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有一次教育革命,其中一项措施是普及初中,七中是新校舍,园区大,首先考虑,这样七中的初中班扩展到8个,后来是10个,又变成普通中学。当时教室不够,除了东边的平房改教室外,还占用了宿舍楼,初中一年级是二部制,两个班一个教室,主课集中半天在教室上,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副科放在另外的半天,到了初二才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室。<br/></font></font></font></strong></p></div><p> <font size="3"> 还是马达了解的清楚. 变成普通中学, 离重点中学就差一点了.</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廉正有约</i>在2007-8-18 13:26:04的发言:</b><br/><p> Ma Da,我的<font color="#004f97">快车下载不灵光,你为什么爱使此软件。</font></p><p><font color="#004f97"> 外;金石篆刻软件在哪下载?西~,咯~。</font></p><p></p><p> </p></div><p><font color="#004f97">篆刻软件 </font><a href="http://www.eoshow.com/sign.asp?f=yz&id=404">http://www.eoshow.com/sign.asp?f=yz&id=404</a></p> <p>完了,写的帖子全没了。</p><p>看看我的头像变了没有?有没有篆刻签名?</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玫园</i>在2007-8-19 0:43:22的发言:</b><br/><p>完了,写的帖子全没了。</p><p></p></div><p></p>~#$%^&*%$#^&*+ <strong>以下是引用<i>玫园</i>在2007-8-19 0:43:22的发言:<br/></strong><p>完了,写的帖子全没了。</p><p> </p><p> 怎么办。</p><p></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8:37:59编辑过] 要先登录再写帖子,这样就不会丢了,我以前也有教训。 <p> 不对,帖都见论坛,怎么又没了?怪事。</p><p> </p><p> </p><p></p><p> </p><p></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8:39:23编辑过] <p> 哈哈,转转。 </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8:40:32编辑过] <p> 斑竹,大内总管——故宫博物院,文管处处长是七中的吧?给你们转一哈。</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height="60"><div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组图]</font>[新闻会客厅]梁金生:家在故宫(图)</strong></div></td></tr><tr><td><div align="center">作者:梨树 来源:新华网</div></td></tr><tr><td></td></tr><tr><td></td></tr><tr><td height="300"><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eoglobal.net/CEOcollection/UploadFiles_1458/200512/20051214114743296.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eoglobal.net/CEOcollection/UploadFiles_1458/200512/20051214114743905.jpg" border="0" alt=""/></p><p>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今年10月份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故宫之所以让每一个走进它的人都流连忘返,是因为它所藏国宝之多,之珍贵,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故宫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国家一级文物就有上万件之多,因为珍贵,国宝命运多舛,也因为珍贵,有数不清的人愿以身家性命来保护它,今天我们节目的主人公可以说就来自一个故宫世家,一家五代人都和故宫有着深刻的渊源。 </p><p> 这是一件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松竹梅香炉。 </p><p> 对这件国家一级文物进行检查的人就是梁金生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梁金生。他负责故宫150多万件文物的保管、征集和抽查。这一天,这件被借到日本展览的香炉重新送回了宫里,按照入宫程序,香炉必须经过他的许可和细致的检查,才能重新回宫。 </p><p> 主持人:梁先生您好。我知道现在用一个市场参考价值来说一个文物的价格显得有点片面,但是对外行来讲,这确实也是一个相对简单和直接的办法,像您刚才检验的青花瓷香炉大概价值多少? </p><p> 梁金生:价值只能说为了文物的安全保险的价值,我们定的是五百万元美元。 </p><p> 主持人:自己亲手拿着捧着这样的国宝,心里是什么滋味? </p><p> 梁金生:这是一个工作需要,反正别人没拿着,我拿着呢,挺满足的一种心理。 </p><p> 主持人:像故宫文物借到其它地方展出,进出也算频繁,什么样级别的文物作为您来说都要出场的? </p><p> 梁金生:现在一般说比较重要的展览,不管是出国展览还是在国内巡展,或者谁来借,我基本都要到场。 </p><p> 梁金生,今年58岁,已经在故宫工作了26年。这是梁家第五代人工作、生活在故宫。1851年,清朝咸丰年间,梁金生的曾曾祖父在当时的内务府如意馆就职,担任咸丰皇帝的宫廷画师。1873年,梁金生的曾祖父又进入宫廷就职,担任宫廷画院如意馆的掌管。这些画是梁家第一代和第二代在宫中的作品,两代宫廷画师都擅画山水花鸟,当年的这些作品,现在已经成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梁家人已不容易看到了。(连载一)。</p><p> </p><p><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AD/200509/2.js"></script> </p></td></tr></tbody></table></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0 18:35:13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马达</i>在2007-8-6 21:30:52的发言:</b><br/><p> </p><p><br/> </p><img src="http://img.obj.cc/forum/dvbbs/2007-8/2007862130454346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div><p></p>本图右3与140楼照片为同一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0 18:39:06编辑过] <p> </p><p> 楼主:可以看出是梁金生,一家五代生活工作在故宫.</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行人</i>在2007-8-20 21:29:52的发言:</b><br/><p> </p><p> 楼主:可以看出是梁金生,一家五代生活工作在故宫.</p></div><p></p>五代工作在故宫,家学渊源,空前绝后。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马达</i>在2007-8-20 18:37:51的发言:</b><br/><p></p>本图右3与140楼照片为同一人。<br/></div><p></p>梁金生和你们是同学,怎么大好几岁啊? <p><font size="4"> 七中的同学们没有聚会吗??我报名......虽然小你们好几届,但终归还是应该有共同语言吧?呵呵。</font></p><p><font size="4"> 毕业以后你们去哪里了啊?我插队了,百万知青中的一员啊,78年底被大拨“撮”回北京,工作至今,还有5年退休啦......</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玫园</i>在2007-8-22 0:37:37的发言:</b><br/><p><font size="4"> 七中的同学们没有聚会吗??我报名......虽然小你们好几届,但终归还是应该有共同语言吧?呵呵。</font></p><p><font size="4"> 毕业以后你们去哪里了啊?我插队了,百万知青中的一员啊,78年底被大拨“撮”回北京,工作至今,还有5年退休啦......</font></p></div><p></p>关于毕业后的去向,请看《知青楼》。七中<font size="4">插队的去向比较多:前图的梁先生到了扎鲁特旗,我们去了山西,还有云南/内蒙/陕西/黑龙江/吉林,到后来就是北京郊区。欢迎你~~~~</font> <p> </p><p> <font size="4"> 看了楼上发的两张照片,感觉不是同一年照的吧. 单人照片有一点显老.</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廉正有约</i>在2007-8-20 15:47:57的发言:</b><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height="60"><div align="center"><strong><font color="#0000ff"></font></strong></div></td></tr><tr><td><div align="center"></div></td></tr><tr><td></td></tr><tr><td></td></tr><tr><td height="300"><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ceoglobal.net/CEOcollection/UploadFiles_1458/200512/20051214114743296.jpg" border="0"/></p><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www.ceoglobal.net/CEOcollection/UploadFiles_1458/200512/20051214114743905.jpg" border="0"/></p><p> </p></td></tr></tbody></table></p><p> </p> </div><p>同班同届,年纪差不多。照片上展示的更多是经历岁月沧桑后的成熟,自信和稳重。</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马达</i>在2007-8-22 13:05:59的发言:</b><br/><p>同班同届,年纪差不多。照片上展示的更多是经历岁月沧桑后的成熟,自信和稳重。</p></div><p> </p><p> <font size="4"> 知道了. 同届又同班, 自信又稳重. 当的是领导, 样子就显老.</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2 15:39:1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