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老礼儿
<p align="left"><strong>北京人的老礼儿</strong></p><div align="left"><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这北京人的“礼”就是多,从早晨一起来一直到晚上灭灯睡觉,全离不开个“礼”字儿。 <p> 比如说早晨一起来同院儿街坊一照面就说了:“早起来了您?您早喝了?”对方答到“您也早起了?我刚喝完,您也早喝了?”“喝啦,喝啦,叫您惦记着!”</p><p> 您瞧见没有,短短的几句话就叫您听着这么亲切,可有一样,您各位可能有点不明白,刚才这段话里提到一个字“喝”,这“喝”到底是什么呢?不是北京人一见面就问“您吃了吗”?</p><p> 错!大错而特错,错误以及!这是外地人不知道,对北京人的错误理解!</p><p> 这里提到的“喝”,指的是“喝茶”!因为北京人有早起先喝茶的好习惯!因为茶里面含有茶碱,人睡了一宿觉了,早起喝杯茶能够利用茶碱把存留在体内一夜的脏物和浊气统统排出去,对人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所以北京人把早起喝茶的这个好习惯,借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一种礼节的问候语!而见面问一句“吃了吗?”这句话也是有时有晌说的,决不是乱说的!包括在茅房见面都问一句“您吃了吗?”那就不像话了。</p><p> 实际上见面问一句“吃了吗?”在北京实在是一种礼节问候,如同问早上喝茶没有是一样的礼节问候。</p><p> 又比如,中午十二点,甲从院儿外进来,见乙在厨房里正做饭,于是打个招呼“大哥您吃了吗?”“没呢兄弟,我这不是这儿做呢吗!哪什么,兄弟您吃了吗?没吃咱哥俩一块儿嘿!”“给您磕头,给您磕头,不用了,我这儿有剩的,一热就得,省事,哪什么,大哥您先忙着回头咱哥俩再聊!”“好您呐,好您呐!”</p><p> 非常客气,让您听着也舒服,这才是问候“吃了吗?”时候的正根儿呢!决不能把这句话得哪儿哪儿用,就好像北京人没吃过饭似的!这也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北京人决不接受!并且极为反感……</p><p> 真正走在大街上,二位见面是先道吉祥后请安。怎么个意思呢?就是在大街上,甲乙这二位见面了,甲一见乙赶紧拱首:“呦!大哥您吉祥,我这儿给您请安啦!(边说边单腿跪地打千儿请安)您家都挺好的呀?”“挺好挺好(赶紧去扶对方)让兄弟您惦记着,哪什么,您家也都挺好的呀?哪天我去府上瞧老爷子(注解:北京人对男性长辈的尊称,在这里指对方的父亲。)、老太太(注解:北京人对女性长辈的尊称,在这里指对方的母亲。)去,您回去替我给怹们带好儿去啊—!就说我给怹请安了!”“谢谢!谢谢!改天上家坐着去!”“好您呐!回见,回见!”……</p><p> 您瞧,这就是北京人。不像现在大街上俩人一见面打老远就喊:“三儿──!你他*的干嘛去”?!“我*!二狗子,原来是他*的你丫挺的,我还以为是哪孙子在这儿喊冤呢”?! </p><p> 您瞧,这都是人话吗?!北京人管这个叫:“野调无腔,缺少家教”!可现在的孩子们就这样,由其是十几岁的孩子,在马路上您就听去吧!可有一样儿,您还真别生气,它现在就这样,爹妈都管不了,您又能怎么样呢?……</p></div></div> 真亲切哈哈~~~ <p>祝楼上哥们幸福,礼多人不怪嘛~</p> 羡慕!我也想找一个 我也想咨询一下,这过年要是去朋友家拜年得注意什么啊?是不是买点礼品什么的就行啊? 就是说啊…我也是老北京,也没觉得过节礼有多多……… 楼上的不知您有多老,我在北京才待了五十多年,版主所说我也只是听说过。没见过。老的东西丢的太多了。 那恭喜您了!俗话说的好嘛"礼多人不怪"呵呵!是吧 我是重庆的,以后还想到北京去住呢!觉得北京的文化可是值得学习的啊! 真是老北京话儿,看着亲切,听着亲切!哈哈!!! 甭说“怹”这个字了,孩子们能把“您”挂嘴边上就不错了,出北京50里,就全是你我他了! 喜欢,虽然不是北京人看着也亲切。 留个念想吧 <p>呵呵,听谁说的老北京人见面问“您喝了吗?”北京人一直见面就是问“您吃了吗?”但是这个问,得分时候,早上问,是问的早点。中午和晚上,问的是中午饭和晚上饭。</p><p>而且打千请安不是老北京人的理儿,这是只有满族人才打千,北京的汉族人不打千,只抱拳作揖。东北的满族人也打千请安。这种礼节不分地区,只分民族。</p> <p>是阿~看着就心里暖烘烘的~哈哈~`我爷爷奶奶早上5点多起床,起来了奶奶就打扫卫生,做水,爷爷就出去买早点,等我被吵醒了的时候,一定就是他们俩一边吃~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呢~哈哈~``怀念阿~``</p> 呵呵 我敢说:没那年月了!原因是没那环境条件了.现在一栋楼里的都各不相识,甚至一个楼门的都不对话.留恋过去的平房大杂院的生活.有一个原因不知对否?是否是大家生活水平相差无几?与世无争,心地善良才容恰?现在是竞争时代.也需要有容恰的范围、环境和条件。 <font face="幼圆" size="5">哦哦?我没看完。。。。。。嘻嘻--俺受不了啊.......</font> 礼仪之邦怎么体现? 就在这日常生活中的老礼儿体现。 <p>哎哟~看着舒服~听着亲切~~</p><p>老北京话就是好听~</p> <font face="黑体" size="4">老北京的闲人早起,头一件事儿是笼火汆水沏茶.上班的还是先吃早点的.所以,大多见面头一句还是:您吃了吗?北京人喝茶讲究一天三遍,即早清,午觉醒来和晚饭后.早晚清淡下午浓酽.</font> <p>真的好亲切!已经离开北京三年了,在外边经常听说北京文化的危机,这一看,并不是拆了一座庙,拆了个四合院儿的事儿,这人文文化也面临着危机啊!觉得楼主应该多搜集一下这老北京文化,出套书,绝对畅销!!!!</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北城一小妞</i>在2007-7-9 9:43:34的发言:</b><br/>就是说啊…我也是老北京,也没觉得过节礼有多多………</div><p></p>因为不纯了 <p>听着就是亲切,尤其是生活在那种大杂院里的人,真想在过过那样的生活,小时候我奶奶老说:有钱?有钱买前门楼子去啊!我觉得这就代表老北京。中国人嘛,就注重一个“礼”字,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这是我们非常自豪!!!</p> 现在已经没有太多人记着这些老礼儿咯,楼主您辛苦!愿您吉祥! 看看是不是北京人只要聽說話就知道。其他的一律無效 “北京人有早起先喝茶的好习惯”没错! 北京的文化深了去了,且学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