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系列~三个时期的劝业场
九十年代之前,劝业场和整个前门大街一样,热闹非凡,人气十足。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 1975年,劝业场改建为新新服装店。2000年左右,劝业场改建为新新宾馆。2014年,劝业场修复完成,改建为“劝业场1905文化艺术中心”。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3-13 13:00
九十年代之前,劝业场和整个前门大街一样,热闹非凡,人气十足。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
日渐衰落:Q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3-13 13:29
1975年,劝业场改建为新新服装店。2000年左右,劝业场改建为新新宾馆。2014年,劝业场修复完成,改建为“劝 ...
谢谢您的文字注解!: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5-3-13 21:11 编辑
百事顺遂 发表于 2025-3-13 20:18
南面装修时的留影!:victory::handshake
1956年我曾经在劝业场二楼做过一条毛呢的和一条凡尔丁的裤子。 老片 发表于 2025-3-13 15:04
日渐衰落
还不如天津的劝业场呢。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3-14 00:27
还不如天津的劝业场呢。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25-3-13 22:35
1956年我曾经在劝业场二楼做过一条毛呢的和一条凡尔丁的裤子。
那您可够奢的啊!:loveliness: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3-13 13:29
1975年,劝业场改建为新新服装店。2000年左右,劝业场改建为新新宾馆。2014年,劝业场修复完成,改建为“劝 ...
其实就是国有企业在尝试改变业态求生存。这些人一定后悔当年的改革开放砸了自己的饭碗。
票证时代,一个零售店里卖芝麻酱的也有过高光时刻。为啥现在怀念赵府街小铺。 老鸵鸟 发表于 2025-3-14 10:02
其实就是国有企业在尝试改变业态求生存。这些人一定后悔当年的改革开放砸了自己的饭碗。
票证时代,一个 ...
生活必须的商品的来源和销售如果能够控制就是一种强大的可带来利益的权力,改开前的计划供应商品的控制,改开后发展为计划与市场双轨制的控制,再到商品完全市场化和销售实体店和网络两条路,许多国有企业在尝试改变业态求生存也难生存,商品潮必然与下岗潮、失业潮是潮头并进。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3-15 10:13
生活必须的商品的来源和销售如果能够控制就是一种强大的可带来利益的权力,改开前的计划供应商品的控制 ...
从卖方市场换到了买方市场,坐庄的变了。
静候AI技术带来的下岗潮吧。需要动脑子的职业都不需要人了。 老片 发表于 2025-3-14 09:15
那您可够奢的啊!
记得那条毛呢裤子连工带料二十块钱,凡尔丁裤子才十三块钱一共不到三十四块。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25-3-16 23:18
记得那条毛呢裤子连工带料二十块钱,凡尔丁裤子才十三块钱一共不到三十四块。
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lol 老片 发表于 2025-3-17 08:54
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
现在一个月工资(退休金)能买的裤子虽然多了可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却要几个月的工资。1949年家母在当时的“中央医院”(后来的人民医院)所有费用加在一起一两黄金,1959年我在北医三院做的阑尾炎手术一共花了九十几块钱(按当时的银行收购价也是一两黄金)。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25-3-16 23:18
记得那条毛呢裤子连工带料二十块钱,凡尔丁裤子才十三块钱一共不到三十四块。
文革前的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中上海男青工下班去打野鸭子,为的是买148元一条的毛料裤子,快和一台缝纫机一个价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贵。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5-3-18 09:49 编辑
七旬老叟 发表于 2025-3-17 22:55现在一个月工资(退休金)能买的裤子虽然多了可是一个阑尾炎手术却要几个月的工资。1949年家母在当时的“ ...
是啊!:o:loveliness:
g9061 发表于 2025-3-18 08:32
文革前的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中上海男青工下班去打野鸭子,为的是买148元一条的毛料裤子,快和一台缝纫 ...
当年哪有148元一条的毛料裤子?那是胡编乱造的,当年进口的“澳毛华达呢”也只有三十(可能多点忘了具体价格)块钱一米。 刚开始话剧又叫《祝你健康》,丁少纯休息就去打野鸭子卖为买套西装。
上海的故事,确实是说毛料子西装一套148元。说的是六十年代。
大概丁少纯媳妇玉娟家是大资本家,比较讲究,裁缝好,上档次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