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系列~后细瓦厂胡同西口
本帖最后由 老片 于 2025-1-23 10:07 编辑借用树澪先生的老图!:handshake
这组对比也得三十年以上了。 房子外墙重装了,换了电线杆子,大红灯笼高高挂。
西口南面记得是民国时期双合盛酒厂的厂房。
新改的房子真丑,这干的不叫活啊。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1-23 10:59
这组对比也得三十年以上了。
看那街上自行车不止了吧?:o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1-23 12:05
西口南面记得是民国时期双合盛酒厂的厂房。
这个吗?:o
飞哥 发表于 2025-1-23 14:52
新改的房子真丑,这干的不叫活啊。
没恢复原状!:Q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15:12
这个吗?
是的。甲午战争后,张廷阁跑到海参崴闯荡,和当地的杂货铺老板郝升堂一见如故,结为兄弟。郝升堂的铺子就叫双合盛,哥俩儿经营有道,加上当时俄罗斯对日用品的需求量大得吓人,财富就慢慢积累起来了。后来,郝升堂和张廷阁回国,在10年内创建了双合盛系。1915年,双合盛汽水啤酒厂在广安门外东半壁街南观音寺11号正式成立,五星啤酒在1929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为中国摘得金奖。在30年代,郝升堂和张廷阁在细瓦厂西把口路南,北新华街110号从鲍毓麟手中花10万大洋买下来北新华街110号等建筑,建筑坐北朝南,三进院落,西交民巷87号是住宅,北新华街112号是花园,110号是宿舍临街铺面。这里也曾是汽啤厂的厂房和批发部(现为高发宿舍),同年,两人随京城权贵从圆明园购得一批皇家假山石构件,点缀苏州园林风格的花园。如今,花园里的叠石上还保留着乾隆嘉庆的御笔题词,是市文保单位。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15:12
这个吗?
还有一种说法是1924年,郝升堂在今北新华街110号位置建造两栋上海公寓式楼房,租赁给宁波人胡世华创办的京城印书局。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15:10
看那街上自行车不止了吧?
我住在那一片的时候就是这个模样。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15:12
这个吗?
第三种说法比较靠谱:先为酒厂用,后来租给京城印书局,不可能建新楼房租给别人。北新华街110号院位于北新华街与后细瓦厂胡同路口东南侧,现状为一个单独的院落。前后两栋,建于1915年,原名:双合盛五星汽水啤酒厂创办人老板郝升堂住宅。该建筑历史上属于郝家花园的一部分。郝家花园位于西交民巷(名南半壁街),西临北新华街,东临前细瓦厂胡同,为民国时期奉军将领鲍毓麟所建。小院内部是U字形的二层小楼,院内有一Y 字形楼梯可以上下二楼的回廊。那个时候曾经为双合盛五星的厂房、宿舍和铺面房。在1924年出租给宁波人胡世华创办的京城印书局。建国后整座宅园售予轻工业部,后来轻工业部首任部长黄炎培曾在此居住,1956年后归属化工部,先后为办公室、招待所和历任部级领导干部的住所,目前用作化工部宿舍,并被确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1-23 16:28
我住在那一片的时候就是这个模样。
那您是见证人!:victory: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1-23 15:56
还有一种说法是1924年,郝升堂在今北新华街110号位置建造两栋上海公寓式楼房,租赁给宁波人胡世华创办的 ...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1-23 16:31
第三种说法比较靠谱:先为酒厂用,后来租给京城印书局,不可能建新楼房租给别人。北新华街110号院位于北 ...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18:44
那您是见证人!
石碑胡同离这儿很近,七十年代初至一九八五年,我都活跃在这一带。;P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18:51
新华街110号,112号花园的一些说法甚至所谓档案也相互矛盾,事情发展脉络始终不清晰,没有权威的说法,弄清楚不容易。
第四种说法:根据资料,112号这个宅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最初,这里是大太监李莲英姐姐的住宅。后来,这座宅邸成为了东北军将领鲍毓麟的住所。1933年,鲍毓麟辞职后,以10万银元的价格将大院卖给了双合盛啤酒厂的创办人。
董瑞征 发表于 2025-1-23 19:02
石碑胡同离这儿很近,七十年代初至一九八五年,我都活跃在这一带。
李向阳就在这一带活动!;P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1-23 20:38
新华街110号,112号花园的一些说法甚至所谓档案也相互矛盾,事情发展脉络始终不清晰,没有权威的说法,弄 ...
西交民巷87号
老片 发表于 2025-1-23 20:48
西交民巷87号
郝家住宅。
京小白 发表于 2025-1-24 10:20
郝家住宅。
修复完工了,不知能否开放?: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