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07:38:11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3 21:05
我又想起南长街的一个庙,灵棺庙。还是没图没真相。

再说了,图图没有更别说实物了:Q您这都老黄历喽!:lol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09:36:57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00:24
谢谢您发的图,这几个庙我都知道,只是一时没想起来。真武庙就在菜站旁边,但我们似乎从未看到它的影子 ...

您没看到真武庙的影子,是它本身已成为一个居民院。只要是识玉的人来到北京,无不想到团城内玉瓮亭一览渎山大玉海的尊荣。早在康熙年间,康熙下旨修缮紫禁城外的庙宇,而当时的办事官员高士奇在督办途中,在西华门外的真武庙内发现了这个巨大的玉瓮。原本的琼浆玉液已被换成咸菜,道士们只知道感叹这个巨大的菜钵做工优良,材质摸起来令人舒服,更重要的是它很大,能装很多咸菜,实在是方便至极。大清乾隆六年,乾隆皇帝修缮北海园林。不由想起了三百年前蒙古的铁骑踏进这座城市时,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彰显军队的勇猛,而花费重金打造的一个巨大的玉石酒瓮。乾隆的爱宝之心难以容忍如此国宝流落民间,当即下令让各部全力搜寻渎山大玉海的下落。高士奇已将玉瓮将其记录在案,等到乾隆年间下旨寻宝,渎山大玉海终于重新为世人所真正看见。乾隆听闻渎山大玉海的遭遇,亲自赶到了真武庙,玉瓮的光辉甚至都有些被长年累月的腌咸菜消磨得有些黯淡。乾隆感叹不已,花费重金将这只渎山大玉海从民间赎回,但未赎回底座,而是另刻了一座底座,并刻一石瓮给真武庙。据住在这里的居民回忆:小时候到住在真武庙大院的同学家玩,看到院里正北的大房及东西厢房布局,都是老庙的样子,但却已成为多家居住的大杂院。此院靠马路边对外开门,是公用电话。打一次电话3分钱,偶尔,还能听到这家人在胡同口喊接话人家的姓氏,传呼周围人家接电话一次是2分钱。从这里往东,是一块方形地,有3个门户,门牌上标着真武庙几号。其中的3号门与织女桥东河沿3号相通。此院里的一位勤劳朴实的阿姨,曾去中南海里伺候一位晚年处于病榻上的著名的女革命家直到去世。阿姨回来时有了不错的待遇。真武庙以南,有棵古老的大槐树。如今依然郁郁葱葱,已用护栏围起。这是最具亲切感的标志性地方。那时,四周的居民一年四季都得到这来排队,等候进菜,夏天抢着买茄子、黄瓜、西红柿等;冬天买白薯、买储存大白菜。物资匮乏,进菜量有限,没买到就没的吃了。为此,大槐树的树身没少被大家又挤又撞,静默的大树见证了这一段历史。注:上世纪八十年代,真武庙大院的石瓮和底座一起被安置到了法源寺中。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1:14:43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07:34
哑巴吃饺子

怎么讲?;P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1:32:50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07:38
再说了,图图没有更别说实物了您这都老黄历喽!

肯定是老黄历,这一点儿不假。:handshake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2:14:56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09:36
您没看到真武庙的影子,是它本身已成为一个居民院。只要是识玉的人来到北京,无不想到团城内玉瓮亭一览渎 ...

当年尽管我就住在附近,但从没进过这座真武庙所在的院子; 织女桥东河沿与南长街相通的地方,除了两头的胡同口和您说的三号,还有一处~东河沿14号,穿过几个连接的院落就能到大街上,我们经常在这里穿来穿去。
谢谢您回复得如此详细。:handshake我感觉您对南长街很熟,您是否也在此居住过?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4 12:26:57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3 18:51
我跟庙没关系啊!

您老不上庙里进香啊:lo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4 12:30:32

老片 发表于 2023-2-13 16:24
有虾米了吧

还得哄:lol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13:39:58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2:14
当年尽管我就住在附近,但从没进过这座真武庙所在的院子; 织女桥东河沿与南长街相通的地方,除了两头的 ...

我没在南长街住过,但与此地有某种缘分,有几年在这一带活动过: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3:46:58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4 12:26
您老不上庙里进香啊

我就拍照,不进香,我跟宗教没一毛钱的关系。: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3:51:49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13:39
我没在南长街住过,但与此地有某种缘分,有几年在这一带活动过。

您连张吉普都认识,我就感觉不简单。我在南长街住了11年(1959~1970),少年时代的记忆主要就是这里。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15:13:28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3:51
您连张吉普都认识,我就感觉不简单。我在南长街住了11年(1959~1970),少年时代的记忆主要就是这里。

张吉普的“普”字我当时打错了,应该是“张吉浦”,南长街也是我青少年时期的记忆。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6:31:52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15:13
张吉普的“普”字我当时打错了,应该是“张吉浦”,南长街也是我青少年时期的记忆。

我只知读音,看了您的这个回复才知道应是“张吉浦”。;P文革前我一度与张吉浦和张吉光很熟络,他家我也去过多次,他家院子里养着很多鸽子。文革开始后我们逐渐疏远,后来他家搬到长安街南边的南文昌胡同,就再无联系了。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16:43:39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1:14
怎么讲?

心里有数啊!:o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16:45:22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4 12:30
还得哄

瞎哄!;P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17:04:26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09:36
您没看到真武庙的影子,是它本身已成为一个居民院。只要是识玉的人来到北京,无不想到团城内玉瓮亭一览渎 ...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9:13:35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16:43
心里有数啊!

嘿,俏皮话还不少。:lol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0:27:38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9:13
嘿,俏皮话还不少。

原词儿;哑巴吃偏食~心里有数!: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0:42:10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16:45
瞎哄!

你们俩凑一块儿没别的,就是变着法儿的气我!:lol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0:45:04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0:42
你们俩凑一块儿没别的,就是变着法儿的气我!

姆们也就跟您这起哄架秧子,别人人家也不干呐!;P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0:57:55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0:45
姆们也就跟您这起哄架秧子,别人人家也不干呐!

瞧瞧,还找着理论根据了!:lol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0:58:45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0:57
瞧瞧,还找着理论根据了!

欺负老实人儿!:lol:handshake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1:14:59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0:58
欺负老实人儿!

柿子捡软的捏!:lol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1:22:27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1:14
柿子捡软的捏!


老太太!;P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1:47:24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21:22
老太太!

老太太吃柿子~嘬瘪子。;P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5 10:13:50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13:46
我就拍照,不进香,我跟宗教没一毛钱的关系。

据说在庙里拍照不好,好像是有这么一说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5 10:19:51

老片 发表于 2023-2-14 16:45
瞎哄!

哄不好瞎哄:lol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5 10:20:29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4 20:42
你们俩凑一块儿没别的,就是变着法儿的气我!

姆们也就跟您这起哄架秧子,别人人家也不干呐: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5 13:09:55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5 10:13
据说在庙里拍照不好,好像是有这么一说

在寺庙的殿外拍照没事,进殿就不照了。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5 13:12:22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23-2-15 10:20
姆们也就跟您这起哄架秧子,别人人家也不干呐

别弄这事情!别拿话填咯我。: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23-2-15 14:35:01

京小白 发表于 2023-2-14 15:13
张吉普的“普”字我当时打错了,应该是“张吉浦”,南长街也是我青少年时期的记忆。

您也讲讲青少年时期在南长街的记忆。:handshake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对比系列~董老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