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田华(早年经历)
田华本名刘天花,1928年,出生在河北唐县的一个贫农家庭里,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在他们的村子里边经常有人患天花,父母希望她能以毒攻毒。家里孩子众多,田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日子过得相当拮据紧张,每天都要为吃饭发愁。在田华的记忆里,自己的童年时光,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饿肚子”,那时候一家人糊口的食物,不是野菜就是糊糊。一年到头,根本没有一顿饭能吃饱,每天晚上都是带着瘪瘪的肚子睡觉。当时的受过穷的人都知道,小孩子身体长得快,最费衣服和鞋子了,那时候田华的母亲,只能把哥哥们穿过的旧衣服旧鞋,进行简单的缝补后,再留给她穿,虽然衣服满是补丁,鞋子也是破旧不合脚。但从小就善良懂事的田华,对此从来没有埋怨过父母,相反她会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活,为家里分忧。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仅9岁的田华就开始学习挑水,劈柴,做饭,推碾子、挖野菜,幼小的她样样都能干。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要采杨穗儿、柳穗儿来为一家人充饥度荒。虽然生活贫困,田华性格却很活泼,一有点空闲她就又说又唱的,还会像男孩子那样爬很高很高的树。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也正好驻扎在田华的家乡,田华便开始每天为八路战士做饭,抽空之余也跟着八路看他们演出,渐渐的田华被深深吸引,脑子也萌生了一个参加八路军的想法。1940年,12岁的田华顺利的成为了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做了一名小演员,并被首长正式改名为田华。加入剧社后,田华因外在形象突出,被上级领导分到了舞蹈队。主要是负责文艺表演宣传工作,从那时起,田华将自己从小养成的勤奋品质,带到了剧社,她不分日夜的刻苦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很快就成长为了剧社的文艺骨干,在当时的军区,逐渐小有名气了起来。当年解放区的少年们流行跳一种秧歌舞“霸王鞭”,据说当年田华的霸王鞭跳得最好,她的表演还受到了领导的赞誉。后来,田华跟着部队南征北战,扭秧歌、打花鼓、演话剧,渐渐成长为一名全能的文艺战士。田华与丈夫苏凡的婚姻,也是充满了浪漫和温情。苏凡与田华是河北老乡,他比田华大四岁。苏凡,原名杨振元,出生于河北省涿州市永乐村人,两人的初次相遇是在1944年,当时苏凡刚大学毕业没多久,作为一名进步青年,加入到了田华所在的抗敌剧社。当时年仅16岁的田华,和另外几名年轻女同事,对剧社新调来的苏凡,充满了好奇。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太过稀缺,不常见,她们几个小女生不由得对苏凡产生了好奇心,都想看看苏凡长什么样子?有一天,苏凡来到剧社的一位老乡家里做客,得知这个消息后,田华被怂恿前去打探苏凡的情况,在这样的机缘下,两人初次见面了。田华原本想大大方方的,以同事的身份,与苏凡见面交个朋友,谁曾想等到她进门时,赶上苏凡正在洗脸,觉得尴尬的田华,脸不自觉地红了起来,准备仓皇逃走,而这个瞬间,正好被苏凡捕捉到了,还未等他开口打招呼,田华已经消失了。但眼前的这个清秀女孩,在他的心中,还是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一个月后,两人阴差阳错地被分到了一个剧组,排演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那段时间的朝夕相处,两人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多。渐渐地,苏凡爱上了田华,而田华从内心里,也认定了苏凡就是自己要嫁的人。不过,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按照当时的部队纪律,是禁止剧社演员谈恋爱的,为了不被组织发现,他们只好将这段感情藏了起来,在外人面前装成普通同事。1946年,苏凡从北京公差回来时,用自己攒下的工资,給田华买了一块进口巧克力,因为巧克力的包装纸十分精美,田华在吃完后不舍得扔掉,留在了宿舍。谁知道,几天后,此事被同事发现并进行了举报。经过调查后,田华与苏凡不得不向组织承认了两人的恋爱关系。因违反纪律,两人被记过处分。几天后,苏凡就被调离了剧社,去往千里之外的作战部队工作,被迫分离的两人,并没有在距离面前认输,感情反而越发的稳固。1949年,在作战部队表现良好的苏凡,获得了重返抗敌剧社的机会,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此时的田华,也已从当年的小丫头片子,成长为了剧社重要骨干,再加上部队纪律规定有所改变,再次重逢的两人,很快就向组织打了结婚申请报告,并获得了批准,同年8月,两人正式结为夫妻。苏凡是开国大典天安门舞美设计的负责人。当时为了保密需要,苏凡并没把任务告诉新婚妻子田华,田华也不知道丈夫为何突然失踪,苏凡率领舞美队用了28天时间完成了天安门的装修和舞台布置,为开国大典立下汗马功劳。1949年,田华随着她所在的抗敌剧社来到了北平,一个秋天的下午,田华接到电影《白毛女》剧组要来团里边选演员的通知,田华凭借独有的农村气质幸运的得到了喜儿这个角色。虽然田华对电影表演一窍不通,不过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和他自己那段几乎和喜儿童年一样的经历,让田华在影片里情绪饱满,真情流露。田华用朴实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性格坚强的雪儿,田华也因此一举成名。
田华在晋察冀边区抗敌剧社
京小白 发表于 2022-7-25 22:17
田华在晋察冀边区抗敌剧社
谢谢您的补充!:handshak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