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001 发表于 2019-12-12 07:48:43

食在年少(六十八)

当年,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收入的限制,对于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吃水果只能算是一种生活中的点缀,绝不可以经常。
现在想想满打满算一年中能够吃到的水果大致有:国光苹果、红星苹果、鸭梨、京白梨、红肖梨、国产香蕉,玫瑰香葡萄,桃、杏、李以及海棠、槟子、橘子、柿子、山里红、山楂等,但吃得频率最多的大概只有西瓜了。
由于当年水果的时令性很强,难于保存,因此,一旦过了季节就再难吃到,所谓反季节的水果供应根本就没听说过。因此,我们对于那水果来说,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品种供应,才有可能吃到什么样的水果,尽管吃的次数也不是那么很多。
北京的西瓜集中上市的时候,大约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份。
到了北京西瓜集中下市的季节,在大院中79副食商店的大门口,都会堆起一大堆的西瓜,供应全大院里的居民选购。这是因为那时候由于国家对于市场管理的非常严格,没有谁看见过有挑着担子,推着小车走街串巷,贩卖西瓜的小商小贩,有资格出售西瓜的,只有大院中,79、80和81这三家公营的副食店。其中,那79店应该是大院中的中心商店,而80和81分销店应该是79店的派出商业网点,是为了方便住在那附近的居民专门设置的。前述这两家分销店因为铺面相对较少,因此所出售的商品一般也限于副食品这个方面,如果你要买个书本、鞋帽之类的那就只有到79店去买。
不过,当年那西瓜的价格也非常的亲民,大约只有2、3分钱一斤,一个重约十一二斤重的大西瓜,差不多只需要3、4毛钱的样子就能够买回家,但由于受到家里的经济条件的限制,街坊四邻里,没见过谁家可以天天吃到西瓜的,隔三差五或者一周买个西瓜全家人吃,那都是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宽裕的了。
虽说买一个西瓜不值什么价钱,但架不住集腋成裘,积少成多,细算下来,一个季节,花费在买西瓜上面的钱数应该也不会太少。
那时,一斤粮食才1毛多钱(一般的大米才0.148或0.152元钱一斤,棒子面的价格更便宜,只需要0.112元钱一斤。),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顿西瓜就吃掉了全家人一、两天的口粮钱,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尽管那时的夏天的天气十分的炎热,但在我的印象里,从来没有吵吵着让妈妈买西瓜回家吃的印象。家里每次买西瓜,都是妈妈觉得应该买个西瓜给我们几个老小吃,自己买回家来的(当然,有时候我也会跟着妈妈一起去购买)。
当然,那79店的大门口,也不是天天都有西瓜卖,一般都是京郊的生产队的社员赶着一辆带货箱的大马车将西瓜从地头上直接拉过来,就堆在副食商店的大门口来卖,头天没有卖完的,商店会在那堆西瓜上苫上一张芦席子,就那样堆放在商店的门口,也没有什么人看堆,大概也不害怕有什么人利用夜晚无人值守的空隙去偷盗西瓜回去吃。
因此,当年你想要吃西瓜,还得看看那商店里有没有西瓜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在年少(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