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年少(四十二)
可能是家长都是双职工,无暇顾及家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便开始承担了一些诸如打油买醋之类的小活计。因为常年帮助家里面买油、打醋什么的次数多了,那设在计委大院中的79副食店就成了我常去的地方,除了每天上下学都要路过它的门口,有意无意的会进去转转外,如果有买东西的重任,去的次数就更加的频繁,差不多每天都要去,有时候一天要去好几趟,因此,尽管当年我的年岁并不很大,但对那时的商品价格还是十分熟悉的。比如柴鸡蛋的价格是6毛钱左右一斤(当年我们国家还没有工厂化养鸡);五花去骨猪肉的销售价格超过9毛,但如果是带骨头卖的猪肉,价格就要低一些。另外,带鱼是分等级卖的,一、二级的带鱼个头比较大,也比较宽,肉质肥嫩,鱼肉也多些,但价格比较贵,大约是3毛8分钱或者2角几分钱一斤,而质量差些的三等甚至是等外品的带鱼在价格上就要便宜得多,大约只需要1角几分钱一斤。黄花鱼的价格好像也不贵,顶多也就是3毛几分钱一斤的样子,但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具体来说到底是3角几分钱一斤我就说不清楚了。
到了上时间的七十年代,可能是由于过度捕捞的原因吧,反正有一段时间,原来市场供应的主打商品带鱼和黄花鱼开始脱销,于是北京市商委便从外地组织了大量的孜孜鱼的货源投入京城的市场,补充供应之不足。
那孜孜鱼也叫橡皮鱼,属于一种品质和口感都非常差的鱼类,原来捕捞上来干什么用我不清楚,但早年间好像商店里见不到它的身影,京城的人们也不吃它。即便是后来用它来补充货源之不足,好像也没有供应多长时间便草草的退出了北京市场,再也见不到它的踪影。
不过那孜孜鱼的价格好像也不贵,收拾干净,去肠去肚后的销售价最多好像只有2毛多钱一斤,只是听说那东西学名叫马面豚,内脏毒性挺大,收拾不好就食用容易中毒,因此,尽管价格便宜,但买的人不是很多。
另外,一九六四年以后,副食商店里所供应的副食品的货色还是挺齐全的,比如螃蟹、对虾、活鲤鱼什么的也都有的出售,而且价格也都不算贵,大约都只有人民币几角钱一斤,肯定没超过1元。相对于父母的工资收入而言,偶尔尝尝鲜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记得有一次,父亲从79副食店里还买回来一只挺大个的活甲鱼,宰杀洗净之后清炖着吃,那是我们家自从我又记忆以来曾买过的唯一的一只甲鱼,以后似乎再也没有买过。
偶尔副食店里还有活鸡卖,但更多的时候卖得是杀好去毛洗净之后的白条鸡。
鸡的销售价格我忘记了。因为那个时候,不逢年,不过节的,家里难得吃上一只鸡。除了文革中家里养的几只鸡被爸爸宰杀了炖汤喝之外,一般家里要吃到鸡,起码要等到春节。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边,吃着平时享受不到的炖老母鸡,那是何等的享受?
不但家里,就是计委食堂,平时也很少卖用鸡肉做的菜,要想吃到,也只能等到五一,十一和春节这三个时候。特别是文革期间,一到逢年过节期间,食堂的门口就会贴出告示,要求大家拿着入伙证在某日之前到食堂科去领取节日加餐券一张,节日前的最后一天,可凭券购买加菜两个。那节日的加菜,无非就是红烧肋排、火烧肉、香酥鸭、红烧鱼等有数的几个。但扒鸡腿一定是食堂的保留菜品,那也是我的手选菜,我是一定会买的。只不过每次都没有舍得自己独自享受,而是打回家去,全家人一起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