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001 发表于 2018-11-4 15:27:27

儿时的阅读

爱看书应该是一种小时候就培养的兴趣,也只有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培养出对书籍的敬畏及对看书的渴望,才有可能将这一习惯贯穿于我们的一生。
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诞生,使我们对于那些纸质书籍的阅读量已经大大的降低了。好像听到过一个统计,如今我们中国人每年的阅读量平均下来只有5点几(本),大大的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足以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一个不喜欢看书,喜欢接受新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反观,在我小的时候,尽管谁的家里面的藏书都不多,但我们还是想方设法的找书来阅读,我的许多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都是那段时间打下形成的。
记得,当年家里并没有几本儿童看的书籍,比较适合于我们看的连环画(小儿书)也没有几本,现在能够想起来的大概只有水浒几册,岳飞传几册,那都是当年十分畅销的书籍。那时,爸爸为了教我认字,每次全家人在周末一起去玉渊潭公园散步时,去的时候教几个字,回程时如果我记牢了,偶尔就可以在大院西南门口一位老头(或老太太)开的书摊上花一、两角的钱买本小儿书,作为对我认字的奖励。但这样的次数毕竟很少,于是,那整套的连环画我始终没有积攒齐过,一直到今天也没能看全。
另外,爸爸比较喜欢看文史类的图书,当年常买些中华活页文选及历史典故的单行本回家来阅读,没事时还会在这些单行本上找出一段历史故事讲给我听,那个著名的西门豹治水(故事的名字好像叫河伯娶妻)就是他老人家讲给我听的。那时虽然我还不识字,但那些书中的插图我却翻看过许多遍。可以说,我们国家春秋战国故事(典故)大都是在当年从老爹嘴里听来的,有些今天都还记得。
于是,受老爹的影响,我从那时候便开始喜欢上了文史类的读物,这个阅读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那时候,家里的藏书虽然不多(恐怕就连我现在藏书的百分之一都没有),但还是有些比较经典的书籍,比如爸爸买给大姐的“十万个为什么”;“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欧阳海之歌”。以及给我订阅的“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上小学后),还有一本是妈妈给我买的,书名叫“小布头流浪记”,上面的这些书我后来保存了很长的时间,只是由于家里的房间太小,无法保留太多的书籍,于是在九十年代中期送给了废品回收站。
因为上小学不久后便爆发了文化革命,学校的图书馆也因此关闭了,所以一直到高中毕业,除了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假期托管班中看过几本学校的图书馆的藏书之外,我一直都与本该可以享受的学校图书馆中的藏书无缘。因此,我所能看到的书,除了少数是花钱在地摊上看的外(当年地摊的价格是就地看一本连环画人民币1分钱),多数是找同学或发小们借阅的。比如有一本无头也没有尾的反应列宁格勒保卫战反特情节的小说就是从我的楼上XK同学家借的。记得,当时他只给了我一天的时间,一本几百页的字书,对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一天内看完,也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于是,那日我连睡觉的时间都减了一半,就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将这本书看完。
当然,在没有书看的日子里,我还将大姐、二姐曾经学习过的语文课本翻了个遍,许多课文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比如:“草船借箭”、“金色的鱼钩”、“跟着爸爸长征”、“半夜鸡叫”(小学),及“依依惜别的深情”、“荷花淀”、“包身工”、“同心结”(中学)等等。
因此,我那喜欢阅读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并受益终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