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印象深刻的语文课
正当我们准备小学二年级的升学考试的时候,文革的暴风骤雨来了,于是,我们的学业受到了灾难性的影响。三年级整整一年停课在家,说是要“停课闹革命”,至于何时复课?需等待学校的通知,那通知在我们整整等待了一年之后才到来。虽然从四年级开始恢复了课业(整个三年级一直待在家里,没有上一天的课程),但那课程时续时断,而且我们所学习的课本也是文革中新编的临时教材,不论是深度还是其他什么方面,完全无法与我姐姐她们所使用过的课本相比拟。特别是基础中的基础课程——语文课,更是这样。
现在我还能记得那时在小学学习过的语文课文,比如:列宁所撰写的一篇文章“纪念欧仁.鲍狄埃”我甚至还记住了列宁文章中的名言:这首歌已经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甚至还不止欧洲文字。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哪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毛主席的那几篇著名的文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矛盾论;实践论。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被称之为老三篇,不但要通读,甚至还要会背,会默写,当年就为了毛主席的这三篇大作我没少费劲,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一个解放军战士写的忆苦思甜回忆文章,那文章的名字叫“一块银元”;战士诗人徐永福所写的那首赞美诗“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 比不上韶山冲的清泉美。 毛主席就是那引泉人, 浇得满园春色,花也红来叶也翠。”叶是当年在语文课上学习的。还有一篇课文是表彰西江省的一位造反起家的妇女樊孝菊的以及一篇介绍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驻村女信贷员为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坚不吐实,最终与自己的女儿一起被犯罪分子所杀害的先进事迹的课文等。这些课文,有些属于政论文,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能够读懂的,有些带有深刻的文革烙印,学起来也没多大意思,所以记住的不多,到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个故事至今记忆深刻。
那故事是这样的:当年,有一位苏联妇女到北京某菜市场去买番茄(俗称西红柿),她拿出一张五角钱的纸币很不好意思的交给售货员,想买个番茄回家吃。她掏出一个手绢,心里很忐忑,不知道那五角钱能否买到一个番茄。不曾想,那售货员给那苏联妇女作了一个框的手势,告诉那女人,你的手绢装不下,还是回家去拿个大框吧。因为,那时番茄也就2、3分钱一斤,用5角钱人民币买番茄还不得十几、二十斤?一个手绢当然装不下。
那时我们的人民币还是很值钱的,听老师讲过,当年(一九六九年前后)苏联卢布与人民币的币值是1:1.29元,而卢布的币值比美元还高些,这说明人民币的购买力与美元是差不多的,尽管我们为数不多的对外贸易是使用瑞士法郎结算的。
现在,四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收入大约比当年增加了将近一百倍,但就番茄而言,其价格涨了可能还不止一百倍,如果今天我们也拿着五角钱硬币去商店或小贩那儿买番茄,估计会被小贩给赶出来,因为,那五角钱可能只够买半个番茄,所以,现在我们也已经到了买番茄连手绢都不需要拿的程度了。
当年我们的父母工资虽然比较低,但住房不花钱、上学不花钱、看病不花钱,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社会福利还是货真价实的,但现在它们都已经不复存在,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兜里没有钱肯定是不能再享受了。 社会主义优越性{:soso_e133:} 现在三胖子那干什么都不用花钱;P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1-12 14:55
现在三胖子那干什么都不用花钱
不会吧 老程-山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1-12 16:05
不会吧
您得空去一趟,看看不就知道会不会了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1-12 14:55
现在三胖子那干什么都不用花钱
波尔布特的柬共治下取消了货币和市场,凭劳动券领取食物。 虽然反感那个时代,但还是觉得熟悉,亲切。都学过!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1-12 16:45
您得空去一趟,看看不就知道会不会了
别把我扣那 老程-山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1-12 17:30
别把我扣那
您到那老老实实的、别乱说乱动、别嫌贫露富就没事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5-11-12 17:28
波尔布特的柬共治下取消了货币和市场,凭劳动券领取食物。
唉,虽然那会儿挺难的,可总觉着相互之间、人情味挺足的 我从来都不认为现在比过去好,客观说各有千秋。 sunyumin1959 发表于 2015-11-12 17:30
虽然反感那个时代,但还是觉得熟悉,亲切。都学过!
呵呵 董瑞征 发表于 2015-11-12 17:49
我从来都不认为现在比过去好,客观说各有千秋。
是的 村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1-12 17:38
您到那老老实实的、别乱说乱动、别嫌贫露富就没事
又钱没地方花去,谁不乐意呀:lol 人们总是对失去的倍感珍惜,哪怕是痛苦。:lol 糖结疙瘩 发表于 2015-11-18 11:45
人们总是对失去的倍感珍惜,哪怕是痛苦。
是的 本帖最后由 糖结疙瘩 于 2015-11-20 08:54 编辑
那时的西红柿用簸箕搓。好多都是裂的。有一种黄色的西红柿,味道还可以。现在很少见到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