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粮店现已更名为“好邻居”(三)
大约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有所发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北京的市场开始有所松动,这个时候,吃饱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受到它的困扰了,特别是副食品供应的多样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原本常常拉饥荒的各家各户的粮食定量出现了结余。那时候在院子里,开始出现了一些京郊来的老乡们推着自行车走街串户的兑换粮食,这些老乡们用自行车推来成袋的大米,满大院吆喝着“换大米”,其情形与当年在春晚上郭达演的那个小品差不多。他们用自家生产或在村子里购买的大米与城里的百姓们兑换面粉,兑换的比率是1斤大米兑换1.2斤标准白面,这样城里人吃到了京郊出产的好大米,而乡下人换回了更多的粮食,对双方来说,可能谁都不吃亏,因此,住在院子里的居民,特别是那些从南方调来的机关干部们,纷纷出来兑换,有一段时间,那换大米的生意在大院里好得很,那乡下人带来的大米一会儿就能兑换完。
当然这换大米属于实物兑换,还比较原始,之后,因为粮票进一步的剩余,包括我们家在内,纷纷拿出自己家里剩余的粮票到自由市场去找小贩们兑换鸡蛋。那兑换的方法是十斤粮票大概能从小贩手里兑换一斤左右的鸡蛋,不用另加人民币。
后来听说,政府从地方财政中为它所发放的每一斤粮票补贴人民币一角钱,按这个路数来说,十斤粮票相当于人民币一元钱。那时候一斤鸡蛋不到1元钱,所以,那兑换粮票的小贩应该还有赚,而城内的居民不能倒卖自己手里的剩余粮票,所以兑换鸡蛋大概也是唯一的出路。
加上,那时的自由市场里,已经开始有杂粮等粮食的售卖,因此,粮食的来源渠道多了,去粮店买粮食的人慢慢的也就少了,特别是国家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以及取消了粮票以后,北京市粮食局系统遍布京城设置的粮店慢慢的到了无生意可做的尴尬局面,巨额亏损那是肯定的。
由于这时的居民们已经改变了自己的购买习惯,自己家里所需要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不再到粮店去购买,而是直接去了超市,于是,迫使过去的粮店也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巨变,首先,那些原来属于西城粮食局的各个粮食售卖店全部更名为好邻居连锁店,第二,那每一家好邻居已经不把售卖粮食当作自己的主营业务,而是改卖以副食品及小百货为主的综合连锁商店了。
原来常去的那家粮店,大约我已经有十几年没再踏进它的大门了,不知道现在的生意怎么样? 第四集翘首以待。 那段时间我在湖南,在湖南粮票是万能的,农民要外出打工,没有粮票,就形成了粮票的交易,当时1斤湖南粮票可换1斤大米,1斤去全国粮票换一斤二两,用粮票换菜、肉、蛋,可以兑换自由市场上的一切。
换布票是我们全国粮票的来源,一斤全国粮票换布票一尺二寸,当时北京一般家里的粮食有富余,但是布票奇缺,我们就3比1为他们换了很多布票,当时我们的工资虽少,但是基本不用,生活物资基本靠粮票。 换大米换大米换大米{:soso_e113:} sdj 发表于 2015-11-9 12:39
那段时间我在湖南,在湖南粮票是万能的,农民要外出打工,没有粮票,就形成了粮票的交易,当时1斤湖南粮票 ...
孙大哥:布票拿回北京能用吗?我光捣鼓全国粮票和鸡蛋啦。 sdj 发表于 2015-11-9 12:39
那段时间我在湖南,在湖南粮票是万能的,农民要外出打工,没有粮票,就形成了粮票的交易,当时1斤湖南粮票 ...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