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棍败火,拉稀别找我!(二)
在这几种比较高档的冰品种,当年吃得稍微多一点的应该是鸳鸯冰棍,那鸳鸯冰棍由连在一起的两根圆柱型的冰棍所组成,1一根奶油的(黄颜色)一根草莓味的(粉颜色),口味上各有不同,价格是1角5分钱一对。由于是两种颜色的两根冰棍连接在一起,所以被命名为鸳鸯冰棍。那鸳鸯冰棍的口味我至今都还记得,味道浓浓的,香甜可口。现在虽然也有双棒冰棍卖,但与当年的鸳鸯冰棍比起来,要差得很多!很多!
那1角钱一根的雪糕的味道也好生了得,奶油味和鸡蛋味十足,咬一口软软的,口感极好。这种大雪糕在79副食商店里整个夏季都有售,只是我们的经费有限,不能常吃,大概一年也吃不了几根。但那味道,那口感,令我十分的怀念!
另外,那1角5分一盒的北冰洋牌小冰激凌也偶尔能够吃到,那东东的味道当然就更好,应为你的钱花到那儿啦,所以,料是货真价实的,工艺也不复杂,怎么着也比现在的要强。
当然那3角钱一块的北冰洋牌冰砖吃得次数就更少,因为那东西,价格太贵,我们兜兜里常年都很少有那么大数量的巨款,所以,它属于我们可望而不及的东西啦。
每到夏季,除了副食商店里卖冰棍外,街上总有几个老太太推个小竹车,里面放上四只或六只广口的保温桶守在一个人流比较密集的路口上叫卖,那叫卖的吆喝声现在就仿佛在我的耳朵边上回响“冰棍!3分钱!5分钱1一根!”她们那保温桶放着的一般都是价格比较低廉的3分或5分钱一根的冰棍,价钱比较高一些的因为买的人少,她们一般都不经营。
因为离着家更近的缘故吧,我们买冰棍的时候,常常会选择在路边吆喝的老太太那儿去买,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她们离我们的距离更近一些。由于在她们那儿买冰棍的价钱与在商店里买的价格完全一样,所以我们就很少舍近求远了。
据说,那在路边上卖冰棍的老太太的冰棍也是从副食商店里批发出来的,一根3分钱的冰棍,大约也就赚几厘钱,但集腋成裘,她们整个夏季里所赚到的钱,贴补家用,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人比较辛苦,眼看着岁数大了!大了!还不能够在家里享受生活,还要想方设法出来赚钱,贴补家用,那用心何其良苦!何其良苦啊! {:soso_e179:}{:soso_e124:} 广口保温瓶一打开,那种味道立马沁入鼻腔。现在您花多少钱也买不来那味儿了! 呵呵、 楼主感情上来了!{:soso_e156:} 雪糕为何 绵软吃过手是粘的加入 硝化纤维也叫硝化棉。外观就像棉花 融化了就是粘的,就是一种胶,子弹底火离不开它。对入雪糕的原料里【这是60年代-70年代时用,当今就不清楚】冰激凌也加,冰激凌冷冻过程 要不断的搅动,让空气融进去 就是与雪糕的去别。 “冰棍”鼻祖,房檐子流下的冰椎椎,有拉稀可能{:soso_e113:}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5-10-7 15:52
“冰棍”鼻祖,房檐子流下的冰椎椎,有拉稀可能
农村小孩子光板穿棉袄,光流鼻涕不拉稀;P。 晚报二分一份 能卖200份吗?利更薄。中学时有同学,下课去卖报。 51號兵站 发表于 2015-10-7 16:06
农村小孩子光板穿棉袄,光流鼻涕不拉稀。
皮实!抵抗力强。现在城里孩子抵抗力退化了:L 董瑞征 发表于 2015-10-7 13:46
广口保温瓶一打开,那种味道立马沁入鼻腔。现在您花多少钱也买不来那味儿了!
就是 米北愚翁 发表于 2015-10-7 15:05
雪糕为何 绵软吃过手是粘的加入 硝化纤维也叫硝化棉。外观就像棉花 融化了就是粘的,就是一种胶 ...
看来我们小时候就开始吃化工原料! 米北愚翁 发表于 2015-10-7 16:39
晚报二分一份 能卖200份吗?利更薄。中学时有同学,下课去卖报。
那时候如果一天能赚回2角钱,那是可以买一斤白面的。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5-10-7 15:52
“冰棍”鼻祖,房檐子流下的冰椎椎,有拉稀可能
呵呵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5-10-7 15:52
“冰棍”鼻祖,房檐子流下的冰椎椎,有拉稀可能
呵呵 米北愚翁 发表于 2015-10-7 16:39
晚报二分一份 能卖200份吗?利更薄。中学时有同学,下课去卖报。
您哪年呀?三毛钱吃一天吧?现在中学生哪有那闲时间呀 :lol。 南城土著 发表于 2015-10-7 19:01
皮实!抵抗力强。现在城里孩子抵抗力退化了
村里孩子抵抗力也不高了 老程-山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0-7 21:32
村里孩子抵抗力也不高了
一样:lol 老刘001 发表于 2015-10-7 19:25
呵呵
白面 0.184 楼主老师:您也是山里人么? 米北愚翁 发表于 2015-10-8 07:37
白面 0.184
错!标准粉是0.185一斤。 您不是抬扛吗?是错了应0.187 富强粉0.25 您不是抬扛吗?是错了应0.187 富强粉0.25 山里人家 发表于 2015-10-8 07:43
楼主老师:您也是山里人么?
告诉你吧:楼主是湖北人。刘老师是个大忙人!:P 是忙每天都发帖说的都是京城的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