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食品店
解放前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这说明了当年的上海的发达程度,它有发达的金融业、有发达的服务业、有发达的重工业,也有发达的轻工业,它的发达程度远比当时的香港要高得多,因此,上海所生产的产品,特别是食品和轻工产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青睐,这是不言而喻的。解放以后,虽然北京市的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和食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上海比起来,简直就无法相比,那些上海生产的轻工商品无论是花色、品种的多样性方面,还是质量及耐用性方面,恐怕都比北京生产的同类商品要强得多,但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受到地方垄断性经营和供应渠道的制约,在北京想要买到一件称心的上海生产的轻工商品,特别是上海生产的南式糕点和糖果都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好在这种供应体制及地方垄断经营的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所生动,那座著名的北京京沪食品店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孕育而生的。
京沪食品店是通过北京商业局与上海有关方面通过联营的方式建立的,它就建立在西城三里河东口,三里河菜市场马路对面的那个位置上,店面虽然不是很大,但主要应经上海生产的副食品,这在当年对北京市民来说就有足够的吸引力。比如当年北京市其他商场中不容易买到的大白兔奶糖、麦乳精和上海糕点、梅林罐头等在这儿都能买到。我至今都还能记住它开业时的热闹场面。
那天,商店的门口摆满了花篮,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就为了进去看看它的芳容。忘了因为什么(可能是休息)我没有去上班,于是出于凑热闹的心态,也跑到那儿去排队,不为了买什么,就为了进去看一看。那天,商店的门口有专人维持秩序,根据商店里的容量,一次放入几十人进店采购,其他的人员只好排队在商店的大门外等候。我在那门外大约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才被放进去,进去转了转,由于人太多,很难靠近柜台,所以只买了四个猪肝酱罐头就草草的离去了。
那股热乎劲很快的就过去了,人们开始理智的消费,因此,京沪食品店里的故客也减少了很多,因为离家近,所以没事的时候,常到那里去转转,偶尔也买点麦乳精、大白兔奶糖、上海绿豆糕、可可粉什么的食品换换口味。但这时的北京,基本上已经消除了地方性商品的保护政策,加上生产的扩大,在京城四地,买上海生产的食品已不在是难事,加上在京沪食品店的马路对面又开设了京城第一家自选商店“京华自选商店”,分散了客流,那时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去京沪食品店购物了,偶尔进去时,那商店里的售货员竟然比顾客还多,局面尴尬。
所以,终于有一天,京沪食品店的那一亩三分地被银行、肯德基快餐店、亚视眼镜店等诸多家小型商定所瓜分,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但那座商店,在当年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一直保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本想给我的博文配发一张原京沪食品店的照片的,但通过百度相片搜索,竟然连一张都没找到,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宽大的沙发任由我端坐,再来块上海糕点。:lol 董瑞征 发表于 2015-9-22 10:28
宽大的沙发任由我端坐,再来块上海糕点。
看茶! 当年在阜成门上班,经常去这里。也还是有些特色的东西只能在这里买到。比如“红糟”,做红烧肉很好的;还有“醉泥螺”,非常好吃的东西。以前只在崇文门菜市场买到过。 老鸵鸟 发表于 2015-9-22 12:39
当年在阜成门上班,经常去这里。也还是有些特色的东西只能在这里买到。比如“红糟”,做红烧肉很好的;还有 ...
是的 老鸵鸟 发表于 2015-9-22 12:39
当年在阜成门上班,经常去这里。也还是有些特色的东西只能在这里买到。比如“红糟”,做红烧肉很好的;还有 ...
醉泥螺。也叫黄泥螺。宁波特产,鲜脆为佳品。是泥螺生的加工,吃粥。泡饭,最好, 老鸵鸟 发表于 2015-9-22 12:39
当年在阜成门上班,经常去这里。也还是有些特色的东西只能在这里买到。比如“红糟”,做红烧肉很好的;还有 ...
在那儿买过熟食 米北愚翁 发表于 2015-9-22 15:53
醉泥螺。也叫黄泥螺。宁波特产,鲜脆为佳品。是泥螺生的加工,吃粥。泡饭,最好,
看来味道不错! 黄泥螺现在北京超市就有卖的,但前几年曝光过有的用了甲醛防腐,不敢再吃了。 想吃的话,可去淘宝网,搜醉泥螺 买宁波的,您是江浙人吧?北方人不认识 这家京沪食品店给我印象很深。那时我虽然住在东城,但也偶尔来这里买东西。印象最深的是买过几次麦乳精和花生牛轧。麦乳精一块五一袋。也有大袋的可能是3块一袋,记不清了。那时商品流通还不方便,主营上海食品的京沪食品店自然很受欢迎。后来好像被一家贵州餐馆取代了。而且印象中这家京沪食品店80年以前就有了。只是印象,说不准。老刘先生家在附近显然更有发言权。 还在吹绵 发表于 2015-9-24 20:31
这家京沪食品店给我印象很深。那时我虽然住在东城,但也偶尔来这里买东西。印象最深的是买过几次麦乳精和花 ...
是贵阳饭店占了那个位置!不过现在又换了东家,现在是同和居在那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