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呼吁:城市发展不必“脱胎换骨”
<Palign=left>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呼吁:城市发展不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脱胎换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p></P><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近日,在同济大学历史名城保护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城市遗产保护论坛上,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呼吁:城市发展,要走更新之路。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保护也是发展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大规模城区改造让许多城市发生脱胎换骨变化,今后发展应确立城市更新的理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阮仪三认为,城市更新不仅看重经济增长,更涵盖城市文化的永续和创新。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漫步罗马城,随处可见公元前数百年的建筑遗迹。阮仪三说,常讲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可公元前的建筑遗迹现很难看到。经过近年大规模建设,如今千城一面,处处是钢筋水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森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曾经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气息几乎荡然无存。城市更新,是要把城市当成一个历史、文化的生命体,在时代发展要求的刺激下实现健康的新陈代谢。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外在风貌哪些保、哪些拆、哪些改,都要认真研究。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阮仪三说,国内现在只有上海、苏州出台了历史建筑保护地方性法规,西欧早在1962年就完成了历史建筑保护法律建设。欧洲很多城市如今仍各有特色,既传承了文化,又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从这个角度说,保护也是发展。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延年益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胜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克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去年,我国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费用大约是40亿元人民币,日本这方面的花费相当于1000亿元人民币,法国是2000亿元。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与资金不足相比,保护意识和观念的落后,更令人忧虑。阮仪三曾应邀为外地某市一条历史老街做保护规划,提出需要300多万元,市领导直摇头。当地建一座新建博物馆花了4个多亿,而每天来参观这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假古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人寥寥无几。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现在不少地方热衷于把历史建筑拆平,再按原样重建,对如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克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阮仪三明确反对:表面上恢复了老样子,但把历史信息全部抹杀。他认为,历史遗产保护要坚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整旧如故,以存其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的原则,在保留古建筑基础上原样原修。要让老建筑延年益寿,最大价值就在于保存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积淀。我们继承历史时不能臆造历史。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动员民间力量参与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法国用于历史建筑保护的费用中,一半来自民间捐助或投资。我国这类事业来自民间的资金支持非常少。阮仪三呼吁,要用一切方式动员民间力量投入到城市遗产保护事业。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在欧美发达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已成为全民事业。居民对自己老房子进行保护修缮,政府给予补贴;投资老建筑保护者能享受政府免税待遇。在法国,小学生每年要用一周时间学习认识历史建筑,中学生是每年两周,每个城市都有专门负责历史建筑保护教育的官员。阮仪三指出,必须尽快建立全社会参与城市遗产保护的体系,形成讲科学、有文化的城市发展观,让下一代不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肤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下去。 (记者金柯) <p></p></P>
<Palign=left> <p></p></P>
<Palign=left>解放日报 2004年11月15日<p></p></P>
<Palign=left> <p></p></P> <P><FONT size=3>我们经常说传承文明,意思是要把一段文明,一种文化的传递。这是历史交给我们的责任。他要我们把先人的文化延续下去。北京这座古老的都城发展到今天,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被当时的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而到今天,在我们向北京注入新时代的气息时,却忽略了,我们还要传递古老的文化。就像一排人,传递着一张白纸,每个人都要写上新的东西,然后传给下一个人,当传到我们的手中时,已经被写上几百年历史的痕迹,而现在,我们对创新,革新理解的那真是相当透彻,却把历史的文化需要我们延续下去的活儿忘的一干二净。当它再北传下去的时候,恐怕后人们已经看不到这几百年的沧桑。</FONT></P><P><FONT size=3>现在全世界都在讲现代化,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似乎已经有了一个固定标准,剩下的只是向这个标准靠拢,未来那个“千城一面”的情景真的难以想象。说道克隆,真不知道北京向学谁,放眼现在新起来的建筑物,跟谁也不像啊?可千万别说这个就是“中国特色”。以后可真没脸跟老外说:“这就是我们的首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FONT></P> ..可不听他的话!
页:
[1]